2020年06月08日 星期一
国际要闻回顾(6月1日—6月7日)

    本周焦点

    人类细胞首次实现可控可逆变透明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受头足类动物的适应性皮肤细胞的启示,并从其结构和功能中汲取灵感,首次在实验室内成功将人类细胞可控、可逆地变成透明。这一成果将能更加清晰地显示活细胞和活组织内部所有的动态过程,极大推进人类对多种生物系统的透彻理解,并有助于开发材料科学和生物工程的独特生物光子工具。

    本周“明星”

    迄今最大规模人类遗传变异体目录公布

    英国《自然》旗下杂志近日同时发表一系列报告,集中描述了对一个汇集了逾14万人样本的数据库——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nomAD)的应用,其涵盖从125748个全外显子组和15708个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集中,鉴定出的443769个预测的功能丧失型变异体。这是人们迄今拥有的最大规模人类遗传变异体公开目录,是深入认识人类基因功能、发现新疾病相关基因的宝贵资源。

    前沿探索

    消失的普通物质或潜藏于星际空间

    现在能看到的普通物质加起来仅占预期物质总量的一半左右,“消失”的一半普通物质去哪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科学家对来自其他星系的快速射电暴(FRB)进行研究,计算这些FRB在穿越星际空间时遇到的重子的数量,发现宇宙中“消失”的一半普通物质其实潜伏于星际空间。

    中子星内部夸克物质或被证实

    过去40年,证实中子星内部存在夸克核一直是中子星物理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芬兰科学家称他们通过计算已经找到有力证据,证明迄今最大中子星内核存在奇异的夸克物质,这一结论或将对物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技术刷新

    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出皮肤“类器官”

    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中完成一项重大挑战: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的皮肤“类器官”,在其培养4—5个月后,成功形成了多层皮肤组织,甚至包含毛囊、皮脂腺和神经元回路。其将带来一种可以研究人类皮肤发育的工具,并加深人类对疾病建模和重建手术的认识。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