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7日 星期五
一村一方案 精准打赢攻坚战
——来自新疆伽师县决战脱贫攻坚的报道
本报记者 朱 彤 通讯员 陈 晨

    “去年进入盛果期的2100亩新梅,净收入4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村帽子。今年全村有7500亩的耕地种植新梅和杏李,届时我们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果园村。”4月16日,伽师县英买里乡阿亚格兰干村第一书记库热西·哈吾力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信心十足地说。

    在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县之一的伽师县采访,到处感受到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高标准、有质量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浓浓氛围。

    数据显示,经过6年的脱贫攻坚奋战,2014年—2019年,伽师县累计退出148个贫困村,减贫2.8万户11.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2%降至3.8%。

    主导产业功不可没

    在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伽师县统筹全县310个村的特色产业、优势资源等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方案”。

    果园村、蔬菜村、石榴村……这些具有田园风光的特色村是伽师县立足各村优势资源、地理位置、特色产业等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方案”精准施策打造出来的,形成的主导产业为当地整村脱贫摘帽“功不可没”。

    英买里乡阿亚格兰干村是发展新梅较早的村,但在2014年前新梅的种植规模并不大。“发展新梅特色林果业”的脱贫思路和定位,打开了该村的发展思路和视野。该村连续两年从外地购买12万株桃树苗,嫁接为新梅和杏李,仅在苗木成本上就为农民节约31万元。

    县里通过“科技之冬”、实地培训讲解等形式向果农传授新梅种植管理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不少本村技术员。现在阿亚格兰干村的技术员以修剪一棵果树4元、嫁接一株苗木2元的价格,走村串乡做起了专职技术活。

    “一户一策”精准扶贫

    2014年,伽师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546户129426人,贫困发生率为31.2%。

    今年3月,伽师县再一次对每一户的情况进行了摸排,实现“一户一策”不漏一人,确保1467户脱贫监测户不返贫、5025户边缘户不致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伽师县从“解剖麻雀”开始,由帮扶干部包联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方案,精细、精准到每个家庭成员。对贫困户的定制方案和施策,注重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

    2014年,40岁的库尔班·排塔尔因生活变故,从外地回到了克孜勒苏乡库台买村。当时的库尔班无房、无地,一蹶不振,打个零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鉴于库尔班的特殊情况,他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从驻村干部到帮扶干部都没有放弃他,天天上门作他的思想工作,为他量身定制了脱贫方案。

    2016年初,库尔班参加了为期45天的免费泥瓦工培训后,加入本村施工队建设安居房,一天工资200—300元,当年收入近3万元。

    今年2月,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的谋划下,他依托库台买村创业小市场开办农资超市的想法也变成了现实。他还承包了10亩土地和一座拱棚,利用拱棚培育的辣椒苗已于3月1日下种,4月中下旬辣椒苗出苗后,将把10亩土地全部种上辣椒。

    “三位一体”全覆盖

    今年2月,县里利用援疆资金,以每月1350元的报酬聘请357名农民技术员。这些活跃在本村的农民技术员,有责任指导农民种植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农民也可随时向他们请教种植管理技术。

    全县种植伽师瓜25万亩、蔬菜10万亩,对种植伽师瓜、蔬菜贫困户每亩补贴500元。同时,培育了1700万株菜苗,送给农民种植春提早拱棚菜和庭院蔬菜。

    为做到未就业人员全部就业、就业不充分人员充分就业,县上在项目建设、公益性岗位等方面开发岗位4.7万多个。

    区地县128个单位定点帮扶219个贫困村,1.46万名干部全覆盖包联3.7万户贫困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对4044户未脱贫户,新增3102名干部结对包联。

    人心齐,泰山移。伽师县对310个村实现督战、包联、帮扶 “三位一体”全覆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与全国全疆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