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过了今天 回家的日子就又近了一天
3月10日,在武昌方舱医院,两名青海医疗队队员等待出舱时小憩。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痊愈病人共49人出舱。图为在武昌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唱歌庆祝休舱。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医护人员一直用他们精湛的医术、细致入微的耐心、春风化雨的爱心,陪伴着患者度过这段艰难的时间。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患者带着笑容出院!

    “通过这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演练,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熟悉了出现意外情况后该如何处置,队友们该如何协助,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我们院感人都是多面手

    3月10日 武汉协和江南医院 晴

    施晓松 江苏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院感组组长、核工业总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

    今天是我们到武汉的第43天,病房的工作秩序井然,患者不断痊愈出院,新增确诊病例越来越少,大家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为了强化大家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增强应急意识,下午我和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的王滢主任在武汉协和江南医院呼吸与急重症六病区组织了一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演练。

    我们模拟了在隔离病房救治工作中常见的针刺伤和呼吸道暴露的场景,应急演练是我们平时非常熟悉的,但在隔离病房举行还是第一次。在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医用防护口罩和双层手套、防护眼镜的情况下,人的感知会明显减退,互相之间的交流也会困难,特别是在抢救重症患者或者工作忙乱时,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

    基于这种特殊的环境,院感组为尽最大可能保护每一位医疗队员的安全,特别讨论并制定了各种意外情况下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为了检验应急预案是否在隔离病区的临床工作中能够顺畅执行,我们在隔离病房现场开展了演练。

    今天病区当班的护士长是来自苏州昆山第一人民医院的梁梅兰,我们进入病房后首先和她确认演练流程,然后随机挑选一名护士,让她口述万一遇到针刺伤的情况应该怎么做?来自苏州的胡娟熟练地将整个过程讲述出来,我们感到非常满意。在现场场景模拟阶段,她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完成摘除手套、流动水冲洗,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流动水冲洗至少3分钟以上,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等各项应急动作……我和王滢主任都给她打了满分!

    通过这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演练,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熟悉了出现意外情况后该如何处置,队友们该如何协助,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保证医护人员零感染,我们经常为了一个细节讨论得十分激烈,一旦形成共识马上落实。由于特殊时期条件和人力资源有限,为尽快完善每一个流程,我们院感组都自己动手,包括腾空房间,改变房间的功能和结构,动脑筋安装紫外线灯,完成清洁消毒等基本工作……队里面的战友都开玩笑说:我们院感人都是多面手,不仅能完成各项院感的工作,还会安装、搬运、修缮,等回去后家里维修的小问题都能自己解决了!

     “面对挑战,我把这当成是一种锻炼,带着队员在隔离区里安全工作,我很幸运遇到了非常优秀的组员,每个人都不畏风险,不怕苦难、踏实果敢。”

    能在一线入党,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认可

    3月9日 武汉同济医院 小雨转多云

    王慧 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北医三院消化科护士

    今天,我和另外3位队友,面对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了预备党员。

    入党宣誓刚刚结束,我就匆匆去上班了,工作中的忙碌慢慢抚平了激动的心情。回到酒店时已经将近0点。一个人的时候,心情还是难以平复。

    44天的坚守,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在眼前放映。对一个消化科的护士而言,呼吸系统疾病并不是我擅长的,一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之前我能见的机会都不多。即使是这样,我也毅然决然地来了。

    仍然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每天我都在抱着手机看各种仪器的使用说明,强化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护理要点、护理措施。大后方护理部的老师也会第一时间发给我们有针对性的课件供学习。病人需要上床旁血滤,我连夜学习,不擅长英语的我,硬是把仪器上常用的英文单词、提示语全背了下来,学习效果立竿见影,在隔离区内的工作也算得心应手。

    大部队来了以后,在领导的信任和培养下,我担任了副组长、组长。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再不能只想着自己了,全队大事小情都要面面俱到。全队人的安危都系在我的责任里。面对挑战,我把这当成一种锻炼,带着队员在隔离区里安全工作,我很幸运遇到了非常优秀的组员,每个人都不畏风险,不怕苦难、踏实果敢。

    组员都这么优秀,我是组长更不能落下,风险高的、难的、累的我都抢着做,我要以身作则,更要保护我们组员的安全。这些我本应该去做的事情,在会上得到党员队友面对面的表扬,我顿时潸然泪下。

    他们看见了我一边吃饭一边学习的模样,看见了我一遍遍穿梭在病房的身影,感受到了我这颗炽热的心。能在一线入党,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认可和对我能力的肯定。

    我感谢医院能给我这次来武汉的机会,让我在抗疫一线锤炼自己的同时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前辈、朋友!并感谢消化科全体同事们,是他们脚踏实地、勤学好问的精神时时刻刻鞭策着我,让我能够快速成长。

    等您100岁生日时,我们来武汉为您祝寿

    3月9日 武汉泰康同济医院 小雨转多云

    陈客宏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前几天,一位80岁的老大爷走了,我的心情很沉重,无奈和悲伤都有。

    病人患“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是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种心脏病)多年,本属于高危人群,加之感染新冠肺炎,十天前住进ICU,虽几经救治,但情况不妙。我们非常担心,随时关注着他的各项生命体征参数,希望患者能挺过去。可没想到,老大爷突然病情加重,引起了多器官衰竭。

    “嘀嘀嘀、嘀嘀嘀……”监护仪器不停叫嚣,我同战友轮番和死神战斗,个个喘着粗气、浑身大汗,还是没能把病人拽回来,非常可惜。早上交班,大家都没怎么说话。蒋东坡主任看出我们情绪低落,给大家打气,“我们都想让每一位患者治愈康复,但这是场硬仗,难免受挫,大家要振作起来,继续前进,转危为安的病人就是我们胜利的曙光。”

    的确,生命所系,健康所托,尽己所能,以立吾身。我主管的一位95岁婆婆,是ICU年龄最大的患者,进来时,双肺弥漫性病变,并伴有严重的低血钾症,需要高流量给氧。为了及时观察她的病情变化,每天我准时凌晨5点半起床,6点坐车到医院,查看各项指标,及时调整医嘱。

    但婆婆特别不喜欢吸氧面罩,总爱取下,导致血氧饱和度时常在80%左右徘徊(正常人是100%,低于90%属于呼吸衰竭)。这也让我和战友每天要轮流盯着她,血氧饱和度一旦下降到90%,就会跑到床边提醒,“婆婆,您要听话,带上面罩吸氧,这样您才能快点好起来,转到普通病房去康复……”婆婆有些迷茫,看看我们,努力点点头,又戴上了面罩。

    终于度过最危险的日子,婆婆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经重新复查,CT显示右肺炎症有所减退,病情得到控制,明天可以转入普通病房,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曙光,我们拉着她的手告诉她,等她过100岁生日时候,我们再来武汉,给她贺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个多月前我留学归来,没和母亲相见,就急赴武汉,“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我心中愈来愈重,深入我感、我情、我心。20多天里,见证了武汉从风雪交加到春光初现,我坚信,阴霾总会散去,胜利就在前方。

    “‘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我心中愈来愈重,深入我感、我情、我心。20多天里,见证了武汉从风雪交加到春光初现,我坚信,阴霾总会散去,胜利就在前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