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2日 星期四
我们汇聚微光, 一起照亮世界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痊愈病人共49人出舱。图为在武昌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等待出舱时互相鼓劲。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武汉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医护人员护送最后49名痊愈患者出舱。图为医护人员护送痊愈患者出舱。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新冠病毒掀起了一场战疫”,医生和患者都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挑战。我喜欢挑战,SARS和新冠肺炎,都不曾让我恐惧。

    “这玫瑰正像无条件的母爱,无怨无悔地给予不求回报的温暖,舍不得让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哪怕只是一根小小的刺!”

    无刺的玫瑰更幽香

    3月9日 武汉同济医院 小雨转多云

    袁晓宁 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感染管理科副主任

    繁忙而又充实的一天,我们谈心谈话,组织发展,又有四名同志加入了党组织,真为他们高兴。

    忙碌总算告一个段落,我接到李佩涛护士长的电话,说医院送了三八节礼物过来,当我伸手接过三支娇艳欲滴的玫瑰时,接得小心翼翼。

    佩涛见状乐了,说:“袁队,您放心,这玫瑰没有刺,工会的老师把刺一根根都剪掉了!”听完,我除了惊讶,还有感动。

    玫瑰,向来以美丽而多刺著称,人多拿它比喻爱情,甜蜜又需要精心呵护,要细心躲开锐利的刺。我正是因为它多刺,转而喜欢康乃馨,今天收到的没刺玫瑰却恰好弥补了“想爱不想痛”的遗憾。这玫瑰正像无条件的母爱,无怨无悔地给予不求回报的温暖,舍不得让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哪怕只是一根小小的刺!

    我的大三院啊,不论是SARS、玉树地震,还是旷日持久的抗疫之战,三院作为医疗队的大后方都给予队员们母亲般的爱,小到一支笔,大到一件行李箱,实用到一包纸巾,浪漫到一支玫瑰花,无不传递着浓浓的爱。迅速集结的医疗队背后是辛苦的娘家人——工会、总务、医工处、党院办、宣传中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淋漓尽致地发挥着三院精神,践行着三院速度,彰显着三院质量!“召必达、达必战、战必胜”的不仅仅是三院医疗队,而是整个大三院!

    春暖花已开,我们相聚的日子指日可待!我们可以拥抱的画面已可期!

    沐浴着无刺玫瑰的幽香,今夜一定可以好眠。晚安,爱你,我的大三院!爱你们,我可亲可爱的三院同仁!

    “人生就像爬长城,咬住牙一步一登高,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来武汉,同样是如此。”

    咬牙迎战,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3月9日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 小雨转多云

    李艳 北京宣武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

    我已经想好了回去要做的事:在某一个晴朗的日子,和儿子下午三点开始爬长城,下午五点登顶,眼前一片落日余晖洒在伫立千年的石墙上。台词也想好了:人生就像爬长城,咬住牙一步一登高,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来武汉,同样是如此。

    得知北京决定向武汉派出医疗队,我毫不惊讶。我是宣武医院呼吸科医生,专攻呼吸系统疾病,又在ICU工作,习惯了救治重症病人;科里其他人都有更重的家庭负担,有的正处于哺乳期,有的要照顾卧床老人,我家中老人不多,孩子又在寄宿学校,没有太多牵挂。

    促使我举手报名的,还有一点特殊的情怀。2003年,我曾参与抗击非典,在高年资大夫的“传帮带”下坚守一线救人,有前辈们的指点和照应,我并没有特别恐惧。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我觉得自己要向前一步,为年轻同事挡一点风雨。

    1月27日,我领队抵达武汉,战况比我预料的更加急迫。

    在ICU从医多年,目睹死亡,对我来说是一件“寻常事”。新冠肺炎并非绝症,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救治工作,还有直面疫情肆虐的勇气与坚守。我能做的就是埋头干活,努力救人。每次从隔离区离开,我都会告诉自己,时间会缓解这些沉重的情绪,日子总会一天天地变好。

    战“疫”期间,一些患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位在武汉工作的小伙子,思维清晰,春节回家前一天发现自己发烧,果断退票、自我隔离,隔离期间避免与任何人接触,点外卖就让小哥挂在门把手上,每天监测体温、对症状和用药做详细记录,能清楚回答医生的问题。最终,家人没有一人感染,自己也顺利康复。

    新冠病毒掀起了一场战“疫”,医生和患者都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挑战。我喜欢挑战,SARS和新冠肺炎,都不曾让我恐惧。我希望这份勇气能传到儿子身上。

    这里再次人声鼎沸时,该是场体育盛事吧

    3月8日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阴转小雨

    陈云凤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刻,要奔向各自的明天……”本来应该是高兴的,因为今天不仅是妇女节,还是我们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舱的日子,但不知为何,我内心却总有种淡淡的不舍。

    我们在这里奋战了3周,从一无所有,到收治570名患者“满员”,再到如今空落落的大厅,我感觉仿佛经历了一场短暂的轮回。在这里,我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草创,迎来过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大潮。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最终能帮助这些患者康复出院。

    第一批患者出院时,大家内心都不约而同地狂喜。每个人,无论医患,都看到了希望;随后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半数患者携手康复,我们感受到的是疲惫中的自豪;今天我们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我内心有些不舍,也有些释然。

    我突然明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不仅有些患者把这里当成了家,我们这些医护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况且方舱医院休舱,终究是件大喜事,患者终于康复了,疫情也得到了控制,我们大家也功德圆满了,该功成身退了。

    送完这最后一批患者,我忽然心有所感,不可抑制地想去看看这些天我们始终坚守的这块“阵地”的全貌。顺着体育馆的台阶,我一步步走到最高处,内心感到:这一刻好安静,这里也好空旷!也许,这里下一次的人声鼎沸就该是一场体育盛事了吧!

    挥去脑海中的胡思乱想,应着队友们的呼唤,我快步下了楼。坐在回酒店的接驳车上,我打开微信,满眼看到的都是我们江苏医疗队方舱医院医患群里闪动的信息:有祝愿我们节日快乐的,有向我们表示感谢的,更多的是邀请我们待疫情完全散去,再来武汉赏樱花、吃美食。

    说真的,这些天方便面是吃了不少,地道的武汉街头热干面却是缘悭一面啊。面对热情好客的武汉人,我想,总有一天我会带着老公孩子,在这里从容淡定地逛逛街头,悠闲散漫地听听俚语,然后吃上一碗滚烫的热干面。当然,我还想再来武汉体育中心看一场比赛,只是不知彼时会不会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的感慨。

    “在这里,我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草创,迎来过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大潮。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最终能帮助这些患者康复出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