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6日 星期三
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政策“及时雨”来了

创新一线看“六稳”

本报记者 王延斌 盛 利 龙跃梅  江 耘 张 晔

    “非常时期,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在,陈志红对这句话有了深刻体会。这位山东俊富非织造材料公司财务总监面临的难题是: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公司回款出现了困难;另一方面,近期企业超负荷运转,导致储备原料、采购原料资金紧张。紧急时刻,通过政府斡旋,当地银行火速开辟“绿色通道”——两小时放款2300万元,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当下,疫情冲击下部分企业的遭遇使企业饱受困扰,而资金短缺成了他们最主要的坎。10天前,外贸大省广东对外透露的一组数据更勾勒出形势的严峻。该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受疫情影响,周转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52.3%;需要融资的企业占比高达82.4%。在中国经济“领头羊”的广东,企业的难题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国内部分企业的生存境遇。

    疫情下,积极的政策要更加有为,以破解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难题。如今,对症下药的金融“及时雨”来了。

    急,急,急:中小企业亟待补一堂资金流的课

    “意外!”科技日报记者在国内调研科技型中小企业时,这是后者反映最多的一个词。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部分本就资金不充裕的企业措手不及。

    位于成都市双流区高新大道1座的联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主要生产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等产品。疫情发生后,联帮医疗先后接到武汉第三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妇幼保健院等5家疫区医院急需新增制氧设备、负压病房等价值1000余万元的订单。但这突如其来的大订单让他们在资金周转、原材料储备等方面捉襟见肘。

    遭遇类似窘境的不止是联帮医疗一家。在浙江湖州科技创业园内,作为一家科技在孵企业,备受资金压力的浙江本源质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孙芸也在盼望着“及时雨”的到来。

    “融资难”向来是科技型企业的“头号难题”,而凶猛的疫情又放大了这种困扰。可以说,疫情之下,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亟须补一堂关于应急资金流的课。

    钱,钱,钱:企政金三方并肩作战

    “关键时刻送来了这么大力度的支持,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2月19日,在苏州安利化工有限公司资金最吃紧的时刻,苏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送来了1500万元资金,这让安利化工总经理王刚长舒一口气。

    在得知联帮医疗资金周转困难后,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等3家单位开设“科创贷”审核绿色通道,仅24小时内便通过“科创贷”产品向联帮医疗授信800万元。在了解到海洁尔医疗的“燃眉之急”后,广州市科技局紧急审批申请,指导该市科技金融中心协调兴业银行在两天内完成放款;而在复工第三天,浙江湖州科创园区管理方就找上门来,给本源质品减免3个月的房租。

    在成都、在广州、在苏州、在湖州发生的故事,近期不断在国内上演着。肆虐的疫情无情,企业的遭遇类似,棘手的程度类似,但创业者们显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此时此刻,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站在“同一战壕里”,他们并肩作战。

    救,救,救:“暖心政策”给予企业长远信心

    抗击疫情,应急政策有其时效之处,但好政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救急,更在于其从长计议,“扶上马,并送一程”,给予企业长久的发展信心。

    记者了解到,在紧急下发的、意在应对疫情促进科创的“成都七条”之外,“科创贷”是成都市科技局为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采取的一项举措。对海洁尔医疗公司来说,最近广东省科技厅发布的“广东科技暖心17条”,既是“急救包”,也是“大礼包”,其中多项措施为广东创新、全国首创。

    “如果把经济系统比作生命系统,中小微企业就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短时间内供血不足,问题不大;但如果大面积坏死,后果严重。目前,疫情会导致中小企业‘供血不足’——现金流短缺。”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魏江的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幸运的是,从政府到企业再到金融机构,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此时此刻,全社会都在努力让更多的企业体会到“暖心政策”释放的利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