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0日 星期四
福建海归科特派 带动农民增收9000万元
典型派
本报记者 谢开飞
厦门市科技特派员康英德(左一)在田间向种植户推广蔬菜新品种 受访者供图

    近几日,由于“倒春寒”影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郭山村村民郭金锻发现大棚中的部分植株生病了,厦门市科技特派员康英德赶紧来到现场下药方,指导使用抗逆丰产调节剂。

    “科技特派员来了,我们才真正吃下了定心丸。”郭金锻说,以前,他按照传统方法种植蔬菜,每亩收益约3万元,如今,在康英德指导下,通过建大棚、引进新种苗、学习科学栽培技术,每亩收益3.5—4万元。

    2011年,“海归”康英德将世界先进的种苗培植技术带回厦门,通过“良种+良法”模式,为农民提供了优良的种苗和先进的技术,让小小的一株种苗,成为了农民的致富的摇钱树。

    “土办法”变新设施,集聚世界先进技术

    意大利精准全自动育苗播种机、荷兰豪根道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设备、以色列产节水喷灌设备……走进厦门百利现代农业科技园,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农业设施设备令人目不暇接。

    2011年,在日本读完硕士的康英德,做了件当时在亲朋好友看起来很疯狂的事情:他在同安竹坝承包了50亩地,投资上百万元,当起了一名“农民”。

    “产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更多新想法、新血液。当时,农民种植观念还未改变,还在用传统靠天吃饭的土办法种植,生产效率低下,所种植的农作物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等。”康英德说。

    “‘良种’是基础,‘良法’是保障。好品种,加上好设施、好设备、好的种植模式才能产出好的产品,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康英德说。

    对此,康英德提出“共享全球资源,嫁接国内市场,服务中国三农”的目标。多年来,康英德带领厦门百利企业研发团队,经过无数次嫁接和种植试验,掌握了一整套培育高优种苗的新方法。

    不仅如此,康英德更致力于将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新理念带给当地农民,他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多个适合福建设施栽培的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其中2个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多个品种已提交至中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办公室申请PVP保护。

    康英德说,只有“走出去”,学习到最先进的技术,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因此,他每年都要出国七八次。“今年计划去加拿大、日本、以色列等国家或地区交流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结合本土实际情况让新技术落地,以迅速提高产品产能。”他说。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借助厦门百利企业的资源平台优势,康英德还积极探索通过“科技特派员+公司+农户”模式,由他们企业提供种苗、种植技术,产品包销,带领农民致富。

    “不比不知道!我们用了科技特派员前期带来的新种苗,就没有再换过其他的。”郭金锻说,“新种苗种下去很快就会出根,种出来的蔬菜产量高、采收期长、长相好看。”

    如今,农民种得好、丰收了,他们也成为了义务宣传员,纷纷表示今年要加大种植面积。

    “不仅要做给农民看,更要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康英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他还充分利用其掌握的先进农业科技技术,开展蔬菜栽培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培训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定期下乡,教农民科学高效种田,逐步带动地区种植产业的升级。

    当前,康英德已广泛推广辣椒、番茄、茄子等多个高产新品种,辐射闽台浙赣粤桂琼滇等省。优质高效种苗和先进的种植技术辐射推广至福建同安及厦门周边地区1.5万亩,每亩帮助农民增收6000元,间接带动农民增收约9000万元。

    “产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更多新想法、新血液。要让农民成为令人尊重的一个职业,这样才能真正让整个产业兴旺发达起来。”康英德说,大学生回来创业做农业,或者说,海外留学生回来做农业,他们很容易把先进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生产中。

    为此,多年来,不仅康英德投身农业,他还带动了一批大学生成为了“新农人”。如今厦门百利有大学生员工50余人,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年轻人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希望和他们一起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康英德笑着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