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5日 星期三
车宗贤: 甘肃大地上的土壤守护者
新华社记者 王 朋

周三有约

    每年国庆后到第二年春耕前,是土壤取样时间。前段时间,车宗贤正忙着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部门专家,商谈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监测的合作事宜。

    车宗贤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土壤长期定位观测监测工作。“说白了,就是土壤取样、分析和记载。”他说,自工作以来,这样与土壤打交道已有30年了。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根基,是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生长变化和发育特点,是农业生产发展、科学施肥、耕地保护的重要科学依据。3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经历了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历程;可对于土壤来说,这段时间还不够研究者了解其肥力变化趋势。

    有别于普通实验室科研工作,土壤长期定位观测监测工作是一项基础研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对土壤进行观察记载。

    “这是这项研究工作最难的地方。”车宗贤说,从工作特点来看,取样、分析、观察、记载、总结等基本操作并不难。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基础研究,却难出研究成果,不少研究者“更换门庭”。

    看着一起工作的其他同事不断出新的研究成果,车宗贤也曾动摇过。“但想到一走了之,自己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心就软了。”他说,国内对土壤长期定位观测监测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而英国这方面研究已有170年历史。“我们起步晚,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人做。”

    道阻且艰。20世纪70年代末,甘肃便开始了土壤长期定位观测监测试验。由于研究经费紧张、认同度不高等多种原因,在兰州、定西、酒泉等地的多个长期定位观测监测试验已经终止。目前全省土壤长期定位试验点仅剩4个,分别布置在张掖、武威、天水和平凉。

    困难并没有压垮像车宗贤这样的土壤守护者们,反而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扎根土壤,为这项需要耗费几代研究者心血的工作添砖加瓦。车宗贤说,他参加工作时从事土壤研究的专业人员只有十几人,现在仅他们研究所就有50多人,甘肃省从事土壤长期定位观测监测的研究人员超过100人。

    不止如此,土壤研究技术的进步也在助力长期定位观测监测研究。“过去取样、烘干、分析、记载等工作全是人工操作,一项数据出来也要一两周时间。”车宗贤说,现在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监测技术,一个小时就能出结果。

    耗费了近一代人的心血,土壤守护者们终于有了成果。2016年,车宗贤及其团队利用近40年的土壤监测调查,总结了甘肃省主要耕地土壤类型和肥力演变规律,这为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车宗贤说,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目前研究只初步掌握了黄绵土、灌漠土、黑垆土、灰钙土等主要土类的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成果鼓舞人心。但我们明白,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他说,甘肃有37个土类,后续的监测研究还需继续做下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