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工业化时代“优等生”再出发
山东五园区探索数字经济新玩法
本报记者 王延斌
数字经济时代,人人都想做科技创新领域的优等生。 视觉中国供图

    数字化、智能化是企业服务下一个十年发展的主旋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将会跟各行各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价值。

    这个元旦,刘文革没有休息。入选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名单,让这位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青州经开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的压力剧增:一方面,一拨拨的学习者纷至沓来,希望了解他们的过往和当下;另一方面,如何当好“示范”,他和同事们也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这份“压力”并非刘文革独有。近日,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威海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园等5个园区入选了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名单。可以说,通过大数据的过滤、存储、使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些园区都做出了独特探索。

    元旦前后,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了青州经开区,通过“解剖麻雀”式的调研发现这个园区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勇于创新,发现这些后工业化时代的“优等生”,原来是这样玩转“数字经济”的。

    “腾笼换鸟” 关键是看换上什么鸟

    新项目的建设需要新的场地,但青州在新增了五六十个项目后,却没有新设1亩建筑用地,这让人很是诧异。

    弘德路1588号位于青州经开区的核心位置,也是山东超同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所在地。走进这里,粉刷一新的外墙、来往穿梭的车辆、整齐忙碌的生产线,无不在寒流充斥的冬季里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与之前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几个月前,受出口形势低迷影响,原石油机械项目被搁置下来。这里一片闲置厂房,人迹罕至,鸟雀乱飞,荒凉萧瑟。

    北京超同步工业集团是国家级高企,承担了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工程“智能装备核心功能部件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令业内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与国内最大的机床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新松机器人合作研发的国内首条电机部件智能生产线,实现了国内电机制造行业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

    有了这个背景,超同步智能装备项目在青州经开区的落地,成为该区新旧转换“腾笼换鸟”行动的最佳代言者。

    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青州,为山东省辖县级市。在人民日报公示的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上,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排名57。其中,石化、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食品4大板块支撑起这个城市亮眼的经济数据。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这个工业化时代的“优等生”如何继续辉煌?作为青州经济“主力军”,青州经开区给出的答案是:发展数字经济。

    作为青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刘文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里紧紧围绕数字产业化、数字农业、智能制造、智慧服务、培育新业态5大任务,加大要素供给、强化人才支撑、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资金扶持,通过建设数字经济园区、华为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八喜旅游大数据平台、花多采花卉电商平台、中晨艺术网、地主网4个数字经济平台发展,力争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浪潮中走在前列。

    数字“变现” 关键是核心技术

    “这是高铁减震产品,看起来和普通金属板没有区别,但高铁在拐弯时要想不产生刺耳的声音,这个产品不可或缺。”在青州智能物联网产业园(以下简称青智园)展示区,刘文革手持一块“金属板”告诉记者。这不是普通的一块板,而是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中国减震降噪领域的领军人才尹学军博士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轨道交通里的噪声和震动曾经是一大难题。手握40多项发明专利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尹学军,解决了轨道交通领域重大世界性难题,成果包括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迷宫式约束阻尼轮轨降噪板、新型谐通扣件、高铁钢桥防护垫板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岭澳核电站、港珠澳大桥等国家级重大建设项目。

    在青智园,尹学军成了创业者,成立科而泰重工有限公司转化自己的高科技成果。在青州经开区,类似于尹学军这样的国家级人才,还有不少。其共性是带着核心技术创业,并取得了成功。

    记者了解到,作为青州经开区重点发展的科技园区,占地1500亩的青智园现已引进数字经济领域耐威智能科技、德国思爱普、科而泰重工、新松智能机器人、潍微科技等11家企业。该园区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亿元,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幅16.9%,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接近8亿元。

    “发展数字经济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最终目标是促进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更高端。”很多人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而4个月前的2019云栖大会上,第一次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身份亮相的张勇也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是企业服务下一个十年发展的主旋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将会跟各行各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价值。

    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青智园连年飙升的数字经济板块数据验证着李毅中和张勇的话。

    实际上,不仅在青州,在济南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威海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园等园区中,数字经济正在改变着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一方面,手握核心技术,创业者推动着传统模式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他们发现了市场机会,在成就市场的同时,成就了自己。

    缺啥补啥 车间里藏着引才秘诀

    在青智园的核心区,有一座略显神秘的灰色车间,外面少有人走动,里面却“别有洞天”。一架架各种型号、用途的无人机向国内外拜访者展示着这里的实力。作为国内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及组合导航技术的领军人物,创业者杨云春乐于将无人机核心技术输入到这里,变成几亿、几十亿的产业。

    对青州经开区来说,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而一个项目就有可能是未来的一个产业。无论是尹学军还是杨云春,都是“智慧变现”“数字变现”的典型。但对这些在其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来说,他们为什么选择名不见经传的青州经开区?

    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刘文革曾带队到上海招才,约某大咖见面遭拒,对方通过中间人传话,“我们只选择北上广深,底线是省会城市”。刘文革等人不放弃,靠在上海,屡“败”屡约;最终出于礼貌,对方答应相见,只给了他们10分钟。结果,5分钟之后,对方对青州经开区有了兴趣,最终将项目落到了这里。

    “你到底跟对方说了什么?”记者问,刘文革引用了青州市委书记韩幸福的一句话作答:“我们必须要精准发力。专家项目落地缺什么,我们就尽心尽力补什么。”

    青州经开区的这一做法与威海高新区“产业链招商”模式有些类似之处。激光打印机需要一万多个零部件才能形成一个整机。为引入惠普公司,威海高新区团队一边与其谈判,一边引入惠普产业链供应商与核心零部件项目,并量身定制了6000亩的激光打印机产业园,实现了激光打印机核心单元的“配套全覆盖”,最终促成惠普入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州经开区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近十处,引进十几位两院院士、二十位左右的国家级计划人才,各类创新平台百余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