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2日 星期一
国际要闻回顾

    (11月25日—12月1日)

    一周之“首”

    美研究人员首次记录蓝鲸心率

    蓝鲸是目前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动物,它们在广阔的海洋中游弋。科学家们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蓝鲸,以更好地保护这个珍稀物种。美国一个研究团队有史以来第一次记录了蓝鲸的心率,发现蓝鲸的心率变化范围远超此前预期,其心脏已处于生理学极限。

    一周焦点

    计算发现遗传分子超百万种

    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以及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仅限于以DNA和RNA作为生命的基础。但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国际科学家开始寻找是否还存在DNA和RNA的类似物,结果竟发现了至少116万种可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其有助于解释生命进化及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形式。

    一周明星

    移植干细胞可修复心脏机理找到

    美国科学家开展了一项最新细胞生物学研究,揭开了干细胞与心脏修复之间关系的秘密——小鼠实验指出,受伤后移植的干细胞,会以启动“防御”——免疫反应的方式,提高心脏功能。

    技术刷新

    人工智能可给血细胞分类

    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和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在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样进行分类方面,深度学习算法表现出色。这一概念验证研究为将来广泛使用对样品的自动化、标准化分析铺平了道路。

    前沿探索

    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机制进一步破译

    人类大脑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记忆?作为“人类大脑计划”的一部分,来自德国、瑞典和瑞士的科研小组研究了大脑纹状体中的神经元回路,共同开发一种多尺度仿真方法,并使用它来创建动力学模型,其对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奇观轶闻

    突破临界点或致地球进入“紧急状态”

    多位科学家指出,地球系统陡然发生的不可逆变化,标志着地球的一种“紧急状态”。证据表明,西南极冰原和亚马孙雨林缩减等临界点出现的可能性,或许比我们之前预期的更大。他们探讨了不同临界点之间互相作用可能如何产生级联效应,“潜在地将世界置于长期不可逆的变化之中”。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