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项目为王” 杭州青山湖谋建“制造智城”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青山湖科技城鸟瞰图受访者供图

    近日,在浙江杭州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青山湖科技城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将共建电子科技大学成果转移服务中心临安分中心。

    从浙江杭州到四川成都,二者因集成电路结缘。折射出的是青山湖科技城主导产业的创新需求。历经十年,通过加强装备制造智能化与集成电路产业化“两化融合”,青山湖科技城正向着“制造智城”这一目标迈进。

    自2009年11月奠基建设以来,青山湖科技城坚持推进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生态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已超过85%,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生态。

    “十年磨一剑,科技城已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自主创新示范区。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链,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奋战下一个十年。”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王翔如是说。

    聚焦高端装备,智造新增长极崛起

    据了解,青山湖科技城拥有高端装备制造规模企业43家,聚集了杭叉集团、杭氧股份、西子电梯、南都电源等一批国内制造业龙头企业,销售产值占全部规模企业的49%。

    研制了国内首台成套制氧机、承接全球最大规模空分设备订单、铸就“世纪工程”6套10万等级空分设备……作为全球最大的空分成套设备生产商的杭氧股份集团,企业从模仿学习、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终于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们拥有1100多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与浙大、西安交大等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杭氧股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企业不仅在空分设备、石化设备及其关键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产品在高效率、低能耗方面也已走在同行业的前列。

    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风起云涌,与传统制造业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使得智能制造改造升级,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青山湖科技城最为重要的产业。

    2017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计到2022年,全省集成电路相关产业要突破1000亿元。为契合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去年1月,青山湖科技城培育的微纳智造小镇应运而生。

    目前,微纳智造小镇已经纳入《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成为浙江重点培育的集成电路发展区域之一,集聚了驰拓科技、启尔机电等国内顶尖集成电路企业,已累计引进37个投资总额约260亿元的微纳产业项目。

    “今年6月,小镇内的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正式启用,填补了高端新型微纳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之间的空白。”青山湖科技城科产局局长葛可揽说,未来,小镇将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百家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万亿级应用市场。

    汇集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由近及远

    一台状如白色手提箱的高功率飞秒激光器,凭借脉冲峰值功率高、具有靶向聚焦定位等特点,可适用于金属、半导体、钻石等多种材料的加工切割,且不产生热效应和冲击波。

    这款今年9月问世,出自杭州弈力科技有限公司之手的“超级装置”,将在工业切割、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领域一展所长。

    “由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支持成立,自去年3月入驻科技城,这一年多来,公司潜心于飞秒激光器的研发。”弈力科技总经理陈红艺介绍说,该装置的成功研制,突破了高端精密加工技术壁垒,将为中国制造进一步升级贡献力量。

    “为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化、高端制造智能化两化融合,我们始终把高端创新要素作为科技城发展重要基底。”王翔告诉记者,科技城积极引进科研院所,除了支持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科技城联合或单独设立高端创新载体或新型研发机构外,还会给予创新载体或研发机构三年内每年最高500万元的科研和运行经费支持。

    据介绍,青山湖科技城已引进建设了浙大能源研发基地、中科应化等46家科研院所,浙江省内21%的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在这里注册落地或设立基地,发布科研成果700余项,科技创新要素不断集聚。

    “其中浙江省丝科院、驰拓科技等科研院所或科研院所类型的企业创新成果已在本地落地转化。”葛可揽介绍道。

    加快成果转化赋能本地的同时,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一极,青山湖科技城正沿着“大走廊”,将更多成果输向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

    “比如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的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成果在省内就有3个产业化基地,在浙江省外还有9个转化基地。”葛可揽表示,青山湖科技城是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研院所产出的部分成果,沿着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输向省内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激发双创动力,强化多元引才机制

    在11月19日举行的2019“青山湖科技城杯”杭电信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一项名为“iPlot—智能场站管控平台”的参赛项目拔得头筹。

    “项目旨在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客运车辆在大型停保基地内,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关键数据管理问题,并从这些关键数据中分析和挖掘出车辆停放的特定规律进而为社会车辆提供停车服务项目。”项目指导教师葛瀛龙教授表示,自己多年前便带领学生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准备通过赛事磨合后尽快投入应用。

    青山湖科技城坚持每年召集院所、企业,举办科技成果发布与合作对接会,定期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创投对接会等活动,不断优化多链融合的双创生态体系。

    基于数十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创新载体共建的科创氛围,在青山湖科技城,创新创业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壮大高端制造业或是培育集成电路这一数字经济战略性产业,都离不开高层次人才。”葛可揽介绍说,为促进多链协同双创,围绕做强主导产业,青山湖科技城近年出台了鼓励院企协同创新“双创十条”等一系列双创政策,以及包括“四个600万”在内的一系列人才创新创业政策。

    当前,青山湖科技城正不断强化以院引才、以企引才、以才引才的多元引才机制,目前已经累计引进副高职称以上人才2800余名,包括15名院士和7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其中微纳智造小镇就集聚了13位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山湖科技城商务局副局长戴志红介绍道,在杭州众硅电子有限公司,由顾海洋博士领衔的团队,主攻硅晶圆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环节CMP设备,工艺精度达到纳米级,目前国内只有中电科45所、华海清科等少数企业具备此研发能力。

    凭借在该领域的长期耕耘,到青山湖科技城创业后,顾海洋博士短时间内就引进了2位顶尖专家。“这些团队的核心成员都曾在世界500强、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工作超过10年,具备极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葛可揽表示。

    “未来,科技城会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更加突出产城融合,强化政策供给,为产业和人才流入营造更为优质的环境。”王翔如是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