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音乐无国界”获科学证实
人们使用音乐的方式“惊人地相似”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刘霞)音乐的确无国界!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证实,地球上每个社会都在创造音乐,而且,从摇篮曲到爱情歌曲,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无国界。为检验这一观念是否有科学根据,研究人员历时5年精心创建了一个数据库,收录了世界各地人们创作的音乐,称之为《歌曲的自然史》。

    研究团队收集了来自全球30个地区的现场演出录音,从爱情歌曲和摇篮曲,到来自澳大利亚、太平洋西北地区和北非各地的疗愈音乐,范围广泛。此外,该团队还收集了60个民族志学家对近5000种音乐的描述,包括详细的信息,如音乐播放的时间、歌手的人数及性别等。

    研究合作者、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系的曼维尔·辛格表示:“这样一来,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数据集,其中记录了世界各地的音乐行为。”

    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后,研究人员开始分析来自各种文化的音乐特征,并寻找人们在倾听音乐时的行为模式。

    辛格说,最新结果是对音乐是否具有普遍性的最全面的验证,“表明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使用音乐,但使用方式惊人地相似”。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音调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证据,表明这是一种常见的音乐手法。

    当然,像所有研究一样,这项研究也有其局限性。辛格指出,团队只能利用他们所拥有的东西进行研究,包括受限于民族学家对他们认为足够重要的音乐的描述等。

总编辑圈点

    音乐是人类用来表达喜怒哀乐,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从我们日常经验来看,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人们可能语言不通,但很有可能通过音乐获得共鸣。这说明,人类对音乐的理解是存在共同之处的。但这种认识需要更多科学依据的支撑。要找到足够可靠的依据,除了以世界各地的音乐素材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或许也可以从脑科学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探求一下人脑对声音的处理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