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从学习者到提供方 他们要让管理学赋能双创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教育传真

    近日,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9国际周上,浙大管理学院发布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表示,学院将聚焦教学与学习、学术研究、教师发展、社会服务等基本要素,致力于高校管理学对创新创业赋能的再优化。

    就在不久前,浙大管理学院发布了一份《2019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校友上市公司》榜单。榜单显示,截至2019年4月,共有80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校友担任上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或总经理等要职,管理着70家上市公司。

    谈及相关“秘诀”,魏江坦言道,从企业实践中来,与企业发展同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难题,是浙大管理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后,国内对于人才和理论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管理学专业,并引进了西方的管理学学制、教材、理念,陆续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现代管理学在中国落地生根。

    “从引进来,到创新超越,再到走出去,短短40年,管理学结合国内企业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开枝散叶的同时,越发成为创新创业的一盏启明灯。”魏江说道。

    1979年,中国工商行政管理代表团访问和考察了美国的5所管理学院,提出“从具有5—10年管理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管理人才,采用综合性的培养方式进行研究生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企业中、高层职业管理人才”的建议,这被认为是中国管理学教育的萌芽。

    1999年,由浙大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波牵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ITP,即面向浙大优秀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经过20年的探索,上千名具备极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由此诞生,其中包含约150位创业者。

    2002年,许庆瑞提出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即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技术、组织、市场、战略、文化、制度等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组合与全面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全员创新和全面协同”。

    他介绍道,“非对称创新战略”理论认为,中国企业在技术体制、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全球竞争中往往存在诸多不对称因素。“基于这种‘不对称性’优势,中国企业可以借由组织设计、学习方式、追赶路径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非对称性,来实现以小博大式的超越。”

    “中国管理学要走出去,从学习他人管理方案到提供中国管理方案,得益于国内近几年创新创业的沉淀积累,本次国际化战略将是一个难得的拐点。”魏江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