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采棉机吐出“恐龙蛋” 新疆棉农喜庆丰收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十月深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草湖乡的农田里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种植大户周高松地里的棉花成熟了。往年,每到这个时节,周高松的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棉花丰收,忧的是一年一度的“采棉战役”又要打响了,这将是一场动用几百名工人,持续3个多月的“持久战”。

    今年的情况则大为不同。棉田里,几台钢铁巨兽般的采棉机马达轰鸣,所过之处,白花花的棉花无一遗漏地被它吞进了“肚子”里。每隔半小时左右,采棉机就“吐出”一个重达2.2吨左右的捆扎好的大棉球。这个棉球被棉农戏称为“恐龙蛋”,而打包采棉机则被形象地叫为“下蛋机”。不过半天时间,茫茫一片棉田就成为只剩下棉秆的褐色原野,一个个黄色的“恐龙蛋”点缀其间,十分壮观。

    周高松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往年每到棉花采摘季,3个多月的采摘期,我每天都是焦头烂额的。现在用全新的‘下蛋机’采棉,每公斤成本只要5毛钱,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几天就能全部采完了。打包好的棉花防火、防二次污染、便于堆放,运输效率也大大提高,真是又便宜,又省心。”

    为周高松提供棉花采收农机服务的正是中化农业(新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技术人员王家萌介绍,这款正在作业的CP690采棉机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打包式采棉机,是该公司为棉花种植户提供中化农业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全程种植服务中的一环,与传统的网箱式采棉机相比,打包式采棉机可实现采收、打包全程机械化,可有效避免棉花中转过程中被二次掺杂污染,在大幅提升棉花品质的同时,采净率相比其他采棉机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台采棉机一个小时的工作量能顶160人一天的采摘数量。”王家萌说。

    2019年,周高松的合作社与MAP团队全面合作,面积2万余亩,平均亩产较2018年的330公斤增加到380公斤,增产达到20%以上,预计2020年,MAP团队将在草湖乡服务10万亩棉花。2018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达3737万亩,棉花产量达511.1万吨,占全国的83.8%。但是,新疆棉花面临着产量大但品质较差的现状。对此,中化农业启动以棉花为标靶作物的“新疆战略”,已在新疆运营16家MAP技术服务中心,核心服务面积37.8万亩。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