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31日 星期三
美发布高超声速武器研究报告 海陆空快速打击是重中之重
张 茜

军评天下

    近日,美国国会研究处发布《高超声速武器》研究报告,对美国和中俄的高超声速武器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美国海陆空各军种以及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在研高超项目。

    美国近些年积极发展高超声速武器,以作为其常规快速全球打击(CPGS)计划的一部分。但由于美国目前没有考虑或开发配备核弹头的高超声速武器,所以美国的高超声速武器可能需要更高的精度。

    同时,美国各军种一直也都在发展多样化的高超声速武器。例如,美国海军于2018年宣布率先研制出一种供各军种使用的“通用滑翔飞行器”。该项目由美国AHW项目(现被称为“替代性再入系统”)原型弹头改装而成,在研制完成后,将由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制造出通用滑翔飞行器,目前该助推系统正在分别研发进行中。另外,海军还有一个技术验证项目“中远程常规快速打击”(IRCPS),目标是研制出一款只携带常规战斗部的潜射型中程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该弹不但有战略打击能力,又兼具武器使用门槛低的优点,主要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对时敏战略目标实施常规快速打击。

    在美国2020财年预算申请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新增了一个名为“陆基高超声速武器”(LRHW)的项目,旨在为陆军提供一个战略范围约2253千米的攻击武器系统原型,以应对A2/AD能力,压制对手远程火力,并与其他高价值/时敏的目标交战。导弹为通用高超声速滑翔构造,采用2级推进器,能够搭载多种型号的战斗部,计划在2023年进行飞行试验。

    除上述外,美国空军目前还拥有“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和“空射型快速响应武器”(ARRW)两个项目。HCSW将集成空射助推器和通用型滑翔体,研制一型由B-52轰炸机发射的高超声速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通过GPS制导,并配装战斗部,用于从防区外快速打击A2/AD环境下的高价值/时敏目标,计划在2020年完成关键设计评审。

    ARRW(AGM-183A)旨在研发一型最大马赫数为20,射程可达925千米的空射高超声速滑翔原型弹。当导弹飞到最高点后,飞行器会被释放,可以沿大气层边缘进行“跳跃”,并拥有多重变轨能力,飞行轨道无法预测。2019年6月,ARRW成功完成了一次飞行试验,试验曝光的照片显示ARRW或已改变技术路线,放弃既定的楔形滑翔弹头改为更为成熟的类似弹道导弹旋成体布局,侧面反映出美国迫切快速形成高超声速打击能力的意愿。

    除了三军各自的高超声速项目,DARPA也联合各军种、科学界和工业界连续推出了一系列高超声速研究项目,为美军抢占未来战争的制高点提供技术储备。DARPA在助推滑翔和巡航导弹两条主线同步发力,目前在研四个高超声速项目。

    “战术助推滑翔”(TBG)项目是一种楔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旨在对战术级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进行技术开发和试验验证,最终研制出一种可从现役空基和海基作战平台上发射、滑翔马赫数大于8、射程超过1000千米的战术级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该项目目前处于技术开发阶段,计划2020年前进行首次飞行试验。TBG还将考虑跟海军垂直发射系统进行可跟踪性、兼容性和集成试验,并将逐步向海军和空军过渡。

    “作战火力”(OpFires)寻求开发和演示验证一种地面发射的高超声速系统,使高超声速助推滑翔武器能够穿透敌人的防空并快速精确打击时敏目标。OpFires项目当前处于推进系统阶段,下一阶段将对推进方案进行集成,计划在2020年开展全系统飞行试验。DARPA计划将该项目过渡给美国陆军。

    “高超声速吸气式武器概念”(HAWC)项目旨在对一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进行关键技术开发和验证,用以对敌方先进防空系统及时敏目标进行打击,提高第五代战机应对A2/AD挑战的能力。目前HAWC研发工作已经推进到攻坚阶段,已经完成了导弹概念设计,制造了样弹模型,确定了指标参数。该弹演示验证试验的飞行速度将不小于马赫数5,将于2020年完成飞行试验和最后程序审查。

    “先进全速域发动机”(AFRE)旨在开发一个用于飞机的基于涡轮发动机的联合循环推进(TBCC)系统,将先采用涡轮发动机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组合,速度达到马赫数2后换为超燃冲压发动机达到马赫数6,然后返回降落,使其更适用于常规跑道。目前AFRE正在验证可靠模态转换,下一阶段将研制TBCC的共用进气道和尾喷管。DARPA计划将该项目转移给美国空军。

    总而言之,美国国会研究处本次发布的《高超声速武器》研究报告,在梳理了重点高超项目之余,也提出了美国国会应该注意的诸如预期成本、战略稳定、军备控制等问题,体现出美国对于高超声速武器研制的高度重视,对于高超声速武器在实战运用的慎重权衡,以及将其纳入联合作战概念的深度思考,也反应出美国对于保持未来战争之优势的野心和规划。

    (本文作者系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工程师) 

    (本版图片来源于网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