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这支军校学生队将科研“准星”对准未来战场

第二看台

吴国东 周俊义 本报记者 张 强

    第十二届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日前在德国柏林落下帷幕,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以学员洪文强为主要负责人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大赛中,过关斩将,成为我国军事院校唯一获奖的参赛队。

    更惹人注目的是,他们的参赛项目是解决我边海防部队一线需求的“班组支援保障机器人”。这在此前历届大赛中都比较罕见。

    谈到这次参赛的体会,洪文强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边海防部队的指挥员不仅要练就过硬的军事素质,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

    从指挥专业到科研创新的跨界

    2018年7月的一天,洪文强看到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赛事通知。然而,这纸通知却让热爱科研的他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能有机会在国际大赛中经受磨练;忧的是,大家对组队参赛并不太认可:作为指挥专业学员,偏要在科研创新上“逞能”,参赛胜算微乎其微……

    得知他的困惑,队长盛辉、教导员毕少坤找到他耐心地说:“虽然我们学的是指挥专业,但科研创新的大门向每个人都敞开着,作为边海防学子,依靠科技兴边更是每名学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弓没有回头箭。洪文强找来资料,认真研究比赛规则,并选拔吸收莫东明、木尔扎提·库鲁万江、尹燕鋆和李万年4名学员组成了参赛队。洪文强为主要负责人,“科研团队”组建完毕。

    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好比一场接力赛,一次失利就意味着“出局”,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科研创新涉及的专业知识很多,对于指挥专业出身的学员,难上加难。为便于团队搞研发,学员队将一间学习室改成实验室,供他们进行设计研发、实装实验。白天上课和训练,熄灯以后,队员们聚集到实验室,从研究单片机小车开始,分析工作原理,学习指挥控制自动化等基础知识。

    如果在机器人上加装超声波、红外线等模块,会不会使得机器人变得更加利于操作,识别更加灵敏……从指挥专业到科研创新的跨界,让洪文强和队员们思路变得更加开阔,也让他们这些“门外汉”更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创新高地进发。

    创新实践应聚焦提升战斗力

    2018年9月,第十二届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举行选拔赛。经过激烈角逐,该团队参赛队作品《智能共享物流机器人》斩获西南赛区一等奖。随后举行的中国总决赛上,400余所军地高校、2800余个初赛团队展开激烈争夺,他们再获一等奖。

    “要让科技创新引领学员成长成才,吸收更多有志学员参与创新。”校区相关领导介绍,他们抓住这个时机,发挥“洪文强科研团队”辐射效应,推进第二课堂建设。机器人、无人机等17个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轮创新潮流喷薄而出。

    如何提高参赛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在最后的总决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现实问题。

    “我们应该聚焦提升陆军边海防部队战斗力进行创新实践。”一次实弹射击,洪文强看到负重学员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前行,深受启发。他们决定将智能共享机器人改造为班组支援保障机器人。这个设想,得到校区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机器人虽然设计出来了,但是效果差强人意。他们向边海防专业教员请教,听取边海防部队战友的意见建议。那段时间里,洪文强带领队员紧贴边海防部队单兵负重及实战环境,先后20次对参赛作品修正设计,最终“班组支援保障机器人”悄然诞生。

    此次国际总决赛,世界顶尖大学几乎都派出了参赛队伍。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军校学员参赛队自主研发的“班组支援保障机器人”,可在高强度、高危战场环境中完成班组伴随保障、前出侦察、物资搬运、伤病号救护等任务,以广泛的军事应用前景,成为总决赛的一匹黑马,取得中国军事院校连续三年参赛的最好成绩。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