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激活”旧衣回收箱 要靠规范化运营
张淳艺

    目前,不少居民小区内都放置了旧衣回收箱,用来收集处理市民丢弃的旧衣服。但媒体近日走访发现,小区中的二手衣物回收箱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一些旧衣回收箱几乎无人问津,有些甚至成了垃圾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废旧纺织品产生数量逐年上升。旧衣回收业务既能实现旧衣物的循环利用,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同时也是一项“微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奉献爱心。

    不过,一直以来,旧衣回收箱都处于无序投放、无人监管的“散养”状态。一方面,投放主体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机构、企业都有。只需要和居委会和小区物业打个招呼,回收箱就可以随意投放。同时,一些公益组织重投放、轻管理, 箱子得不到及时清理维护,受捐物品如何处置也缺乏有效反馈,自然难以赢得公众信任。时间一长,一些旧衣回收箱就成了摆设,甚至沦为垃圾箱。

    这严重影响了人们参与旧衣回收的热情。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估计,目前我国的旧衣利用率不足10%。要想“激活”爱心衣物回收,必须规范旧衣回收运营,将其纳入制度轨道。

    旧衣回收属于公益事业,应严格遵循《慈善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相关规定。首先,旧衣回收不能想做就做。根据《慈善法》第二十二条,“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收集旧衣物属于公开募捐活动,其主体必须是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对现有旧衣回收箱进行排查。

    其次,衣物处理需要公开透明。《公益事业捐赠法》明确规定,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由此可见,旧衣回收不能关起门来搞,市民捐赠的旧衣物去了哪里,必须建立常态化的反馈机制。这既能够满足公众日益高涨的知情权,又可以形成对公益组织的有效监督,提升公信力,激发二次捐赠、多次捐赠。

    此外,管理费用必须符合规定。根据《慈善法》,慈善组织应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企业捐赠到贫困地区的衣服,只占所收集衣服的10%左右。这显然有悖于“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的原则,很容易让人质疑企业是否打着公益的幌子进行非法牟利。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减少旧衣回收中的“跑冒滴漏”,让公众爱心发挥更大作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