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
倾情地学重躬行
——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瑾
本报记者 李 艳

    这是您离开的第一个清明,您的学生、同事都在回忆与您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网站上开出了专栏,他们收集您的照片,每个人都撰写缅怀您的文章,他们给这个专栏取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马瑾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

    您的一生有许多时间都是在野外度过的,即使是您的学生回忆起来,那些感人的故事大多也发生在“荒郊野岭”。实际上,您的研究是以实验为主,但从一开始,您就认定实验和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国内外多个典型褶皱区、四川石油会战区、新丰江水库地震现场、国内外典型活动构造区和邢台、海城、唐山等多个强震现场,都是您曾经“战斗”的地方。

    正是这些丰富的野外调查为实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您独特的研究风格,并使您不断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您提出的“岩性组合决定构造变形”新认识,在油气勘探研究中起到了指导作用;您提出的“亚失稳理论”,为地震的物理预测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您的一生始终坚持“一线”“一手”,即一线调查和一手资料。每一项课题,从原始数据获取到资料计算处理,再到结果分析讨论的全过程,都必须自己来做。对于每个研究生,您都要抽时间参加其实验或计算等实际工作。

    您是最坚强爱笑的“80后老太”。在学生们的记忆里,您曾经在野外科考时,带着学生们翻墙攀高、采花照相,还总是用“小姑娘般的银铃笑声”感染着其他人。

    您是坚韧柔软的女科学家。在工作中从不服输的您关心着身边年轻人的生活。那些您曾经资助过的学生,那些您鼓励过的科研工作者都深深怀念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