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1日 星期一
国际要闻回顾

    (3月23日—3月31日)

    一周焦点

    银河系中央存在两条能量逃逸通道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银河系中央发现了2个X射线羽流,他们形象地称之为“银心烟囱”,其高度超过500光年,正是银河系释放其所有能量的“排放口”。

    一周明星

    新复合氢化物锂超离子导体问世

    日本东北大学和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复合氢化物锂超离子导体。该新材料通过设计氢簇(复合阴离子)结构获得,其对锂金属显示出了极高的稳定性,使锂金属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阳极材料,进而催生迄今能量密度最高的全固态电池。

    前沿探索

    谷歌成立委员会监管人工智能伦理准则

    美国谷歌公司宣布成立一个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全球技术顾问委员会”,以监督公司在应用人工智能(AI)及新兴技术时遵循相关伦理准则,并将重点对人脸识别、机器学习算法等争议性应用给出更负责任的意见。

    火星河道比地球上的更长更宽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大约37亿年前,火星在失去大部分大气层很长时间后才有大河,河流持续存在了数十亿年,很可能在不到10亿年前才完全干涸,且火星河道比地球上的河道更长更宽。

    本周争鸣

    人类“第六感”被证实?

    加州理工学院的团队称人脑能感应到磁场——受试者在实验磁场和环境磁场方向一致时大脑会作出反应。但专家表示,所谓“第六感”的研究方法,并非全新技术,而是用脑电图描记器(EEG)检测脑电信号读出大脑活动的常规方法,至于人类磁感存在与否,缺乏直接证据。

    “最”案现场

    NASA计划探测太阳系目前最“大个”小行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发射小卫星探测小行星“帕拉斯”。2006年,“帕拉斯”成为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其探测成本将仅是“黎明”号的十分之一。

    技术刷新

    CRISPR新设备可几分钟检出基因突变

    美国一个团队将基因编辑技术与纳米电子学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可在几分钟内检测出特定基因突变的新型手持设备“CRISPR-Chip”。该设备方便快捷,可用于快速诊断遗传疾病或评估基因编辑技术的准确性。

    奇观异闻

    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取消

    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NASA宣布原定于29日在国际空间站实施的太空行走由“女子双打”改为“男女混双”,航天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最终未能成行。原因竟是仅有一件中号航天服可供使用,只能满足一名女航天员出舱。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