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国际要闻回顾
(3月9日—3月22日)

    本期聚焦

    小行星“贝努”存在丰富的含水矿物质

    英国《自然》及其旗下杂志同时发表了7篇论文——OSIRIS-REx航天器重要初期探测结果返回,来自至少5家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发现了近地小行星“贝努”(Bennu)出人意料的表面特征,证实其表面存在广泛而丰富的含水矿物质。最新发现证实了地面雷达和光变曲线的一部分观测结果,带来了有关“贝努”起源的线索。

    观点争鸣

    多国专家呼吁全球暂停可遗传基因组编辑临床应用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来自7个国家的著名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共同呼吁:全球应暂停人类生殖细胞系编辑的任何临床应用,并建立国际监管框架。不过,科学家们强调称,需要暂停的活动不包括单纯以研究为目的的生殖细胞系编辑,也不包括用于疾病治疗的体细胞编辑。

    本期之“首”

    时间“倒流”首次在量子计算机上实现

    由美国、瑞士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团队首次借助一台量子计算机,逆转了“时间之箭”的方向。这一违背常识的突破性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统辖宇宙的机制和过程的理解,也有望促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用来测试为量子计算机编写的程序,消除噪音和错误。

    技术刷新

    耐腐蚀新方法解决海水制氢难题

    美国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电极和海水制造氢燃料的新方法,新模型可工作1000小时以上,有望应用于多个领域。

    冷冻的未成年恒河猴生殖组织可繁育后代

    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利用冷冻的未成年恒河猴睾丸组织培育出成熟精子,使雌猴受孕并生育出健康的猴宝宝。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保存未成熟睾丸组织或可帮助解决儿童癌症幸存者的未来不育问题。

    “最”案现场

    最具扩展性的仿生物细胞机器人问世

    美国团队研发了一种能模拟生物细胞集体迁移的机器人,可实现移动、搬运物体及向光刺激移动,为开发大规模群体机器人系统提供了新途径,且其能从25个物理机器人“粒子”扩展为十万个,比已诞生的传统机器人和仿生系统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

    前沿探索

    5G尚未普及,6G呼啸而来?

    在人们没有享受到5G部署的红利时,网速更快的6G似乎也要到来。2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我希望5G乃至6G早日在美国落地”。日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朝着特朗普的指示迈出了第一步,决定开放95千兆赫到3太赫兹频段,供6G实验使用。纽约大学学者称:“联邦通信委员会已经启动了6G的竞赛。”(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