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5日 星期五
西部人才外流只是成长的阵痛
杜 英

    “西部欠发达地区确实存在高层次人才流出和减少的现象,但这就是‘成长的阵痛’。正常的流动恰恰是劳动力市场成熟的标志,更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任何区域、任何组织、任何机构,要实现包容性发展,首先要正确面对人才的流动。”

    难以逆转、伤筋动骨、无序竞争……最近一段时间,“西部人才流失”再次成为吸睛的话题。

    究竟是流失还是流动,虽一字之差,意义却大相径庭。犹如血液循环,流动有助于新陈代谢,激发肌体活力,而流失则会造成失血缺血。人才的情况果真如此吗?

    从上世纪70年代的“赶超两兰”到现在的“会宁精神”,甘肃为国家输出了数十万计的高层次专家和高技能人才,陇原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在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老工业基地的贡献。可以说,甘肃历来都是人才输出省份。

    近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的专业技术人员从55万人增长到58万人,研发人员3.7万人增长到4.1万人,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保有量居全国第6位,在甘院士有17位。充分说明,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大背景下,甘肃人才队伍建设依旧保持良好的增量态势。因此,就甘肃来看,人才流动处于合理范围。

    良禽择木而栖。人是主观能动的,但凡是人才都会主动追求“性价比”。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农村向城市,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是相对的,流动则是绝对的。

    “海拔每升高一百米,R&D人员总量减少1.1万人,万人口R&D人员减少1.5人。”甘肃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对创新资源的区域差别进行了研究,认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人才的梯度分布。不可否认,西部欠发达地区确实存在高层次人才流出和减少的现象,但这就是“成长的阵痛”。正常的流动恰恰是劳动力市场成熟的标志,更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任何区域、任何组织、任何机构,要实现包容性发展,首先要正确面对人才的流动。

    “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那么,如何使人才流动起来?如何在流动中保持人才增量?首先要“活”机制,大量的高层次人才集中于高楼大院中,要用搅活“一池春水”的思路解决市场主体的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建立“人才池”制度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第二是“搭”平台,人才潜能发挥是需要舞台的,引导创新平台向专业化、精品化、非公化发展,推进平台与人才的深度融合,比如新型机制的研发机构、企业工程研究院等。第三是“创”服务,要想留住和吸引人才,就必须消除人才后顾之忧,提供便利化、全流程服务。

    人才要用之而不是拥之。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面对人才流动的大环境,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和自信态度,从优化机制和营造环境做起,在盘活人才存量上下功夫,通过“鲶鱼效应”进而达到“虹吸效应”,让人才与智慧充分涌流开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