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9日 星期六
一揽子举措营造科研好环境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陈 瑜 实习记者 陆成宽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
科技日报记者陈瑜(右一)向王志刚提问。

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两会直播·部长通道

    “王部长去年刚履新就来了‘部长通道’,有媒体形容是走出宣誓厅就进发布厅,直接从二楼到一楼接受大家采访。”3月8日,主持人以诙谐的语言,介绍再次走上“部长通道”的科技部部长王志刚。

    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通的第三场“部长通道”,王志刚的出场顺序被安排在第六位,时间已近17时30分。

    去年作为新当选的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谈到,科技活动主要依靠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创新。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本质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否充分调动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抢到第一个提问机会的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我国准备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扎实地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部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紧紧依靠科技人员,服务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服务大学、院所、企业等科研机构,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环境。”王志刚说,这也是科技部开展工作的最基本理念。

    调动积极性、创造性和报国的使命感,让广大科技人员更有获得感,王志刚介绍过去一年一系列“组合拳”举措:

    ——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让科技人员以知识价值参与收入分配,加大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力度,让科研人员成为科研主体、成果转化主体,拿到应有的报酬;

    ——减负,在政策制度上让科研人员不被表格、报销、“帽子”、“牌子”等所困扰,能够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地搞科研,真正用科研来回报社会,真正把时间用在科研活动上;

    ——改进评价奖励,突出了质量、绩效、贡献导向,激励科技人员投身科研活动,通过科研实现人的价值,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能够有尊严地、体面地生活;

    ——改进学风作风、倡导科学精神。

    对于科技领域的社会热点,他主动发声:去年发生的论文造假等引发社会关注。“科技部的态度非常明确,哪些属于科研活动中应该禁止的、必须遵守的,政策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社会治理、伦理道德、隐私保护等带来的巨大挑战,让人心忧。

    面对美联社记者的提问,王志刚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确实走在第一方阵”,但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也给个人隐私等带来安全隐患,“人工智能和其他前沿技术一样,技术发展走在前面,法律规范、社会公德、人们的习惯、社会治理方式相对滞后,要加快跟上”。(科技日报北京3月8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