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松材线虫病疫情威胁近9亿亩松林资源

    科技日报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马爱平)28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19年松材线虫病疫区名单日前公布。这是继去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后,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又一举措。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于1982年首次在南京中山陵发现,30多年来,全国因松材线虫病损失的松树累计达数十亿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上千亿元。

    目前,该病害在我国18个省58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974万亩,呈现向西、向北快速扩散态势,最西端达四川省凉山州,最北端在辽宁北部多个县区,并已入侵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重点生态区。同时,疫情发生区域突破了传统理论提出的年均气温10摄氏度以上的适生界线,传播媒介也发现了云杉花墨天牛等新种类,危害对象由过去的马尾松、黑松扩大到红松、落叶松等松树种类,疫情直接威胁我国近9亿亩松林资源安全。

    专家认为,我国所有区域都是松材线虫病的适生区,所有松树种类都有可能感染松材线虫病,如不采取得力措施,森林资源损失将不可估量。造成松材线虫病疫情严重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疫木清除不到位、疫木源头监管不严、疫木流失严重。现有的松材线虫病县级疫区中,有80%以上是因带疫松木及其制品流入引发的疫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