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特刊·智造生活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从一师一黑板到学者无疆
——40年中国教学载体旧貌新颜

图① 2018年云南基诺山基诺族乡民族小学的学生在上计算机课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图② 小学引入平板电脑教学
视觉中国
图③ 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幻灯片
图④ 1984年,云南基诺山的学生在上课。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图⑤ 上世纪90年代,老师用筷子当教具。
图⑥ 在网络的世界,知识传播的藩篱正在被拆除。视觉中国
图⑦ 机器人教学课上,老师为学生讲解机器人挑战赛的相关知识与规则。

本报记者 张盖伦

     上课时你在看什么?

     这个问题乍听之下确实无聊。可能是黑板,可能是投影幕布,可能是教学白板,还可能是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

     但若把时间倒推40年,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黑板。

     教学载体的变化,诉说的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从无到有,从1.0到2.0,从1978年4月的《关于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到2018年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一直在回答着时代给出的命题。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的,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要“以教育信息化驱动教育现代化”。

    一节课下来,换幻灯片换到手酸

    八九十年代上学的学生应该还有印象,老师将一张张幻灯片放入机器卡槽中,调试圆形按钮放大缩小;看完一张,再换另一张。一节课下来,光换幻灯片都能换到手酸。

    上世纪80年代,永丰中学生化教研组专门写了篇文章,分享他们用幻灯片进行教学的经验。

    中学化学内容多、理论深、难度大,光凭口头讲解和板书,学生还是弄不明白。于是,老师们自制了一套幻灯片,在讲解电子云这一概念时,以氢原子为例,使用几张单片和复合动片,来表示电子绕核运转时所出现的几率,又按几率密度用小亮点来表示电子云的形象。这样一来,就把电子云具体化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幻灯片,可不是现在大家熟悉的微软Office系统的PowerPoint,拿鼠标点点就能做——它是需要绘制或摄制的。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应该还有印象,老师得将一张张幻灯片放入机器卡槽中,调试圆形按钮放大缩小;看完一张,再换另一张。有老教师回忆,一节课下来,光换幻灯片都能换到手酸。

    在197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的几年,教育部门对电化教育的推动主要就是幻灯、投影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当时还发布了几个重要文件,比如《关于教学幻灯片编制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中小学教学幻灯片编制工作的暂行规定》等。

    之后,广播电视教育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广播电视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甚至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

    与此同时,计算机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并成功登上“大雅之堂”。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同年,教育部就发出通知,中小学要进行计算机教育试点工作,并很快拨款20万元购置300台计算机,装备了30所小学作为实验点。

    有了慕课,全世界教育资源在你面前

    用慕课上课时,你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老师,你能获得的也不仅仅是自己所在学校能够提供的知识服务。在你的面前,是整个世界的教育资源。

    “根据1999年底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121名中小学生才拥有一台计算机,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不足3000万人,而我们有2亿中小学生。”2000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在发言中表示,要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所谓“校校通”,就是让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这次会议也被认为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学生上课时能看到的,不再只是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课堂资源。在网络的世界,知识传播的藩篱正在被拆除。

    曾经,有搞电化教育的老师在展望教育时这么写:如果请那些研究了一辈子语文教学的老先生们一起录个纪录片,在电视上播映,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倡导,以飨国人,该有多好。

    在那个年代,他或许还未曾预料到,互联网的出现,能让网课变得这么平常。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网络建起来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也启动了。有了能够共享的优秀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低成本、高效益”。

    2003年,北京中小学因为“非典”停课。为了做到“停课不停学”,北京市教委就利用自己的网站开通了“课堂在线”,还指定了8家重点中学网校承担网上教学任务。人们评价,这也是“校校通”工程实施两年的一次应用实战。

    而在高等教育方面,借着互联网东风兴起的,是与国际几乎无缝接轨的MOOC(慕课),也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

    2008年,慕课的概念由两位加拿大老师提出;2012年为世界慕课元年;2013年,我国也启动了慕课建设,同年10月,我国第一个慕课平台上线;2014年4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多家慕课平台开始提供服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此前透露,我国慕课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上课时,你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老师,你能获得的也不仅仅是自己所在学校能够提供的知识服务。在你的面前,是整个世界的教育资源。即使身处偏远乡村,只要有网络,你也能离教育平等更近一步。

    人工智能让因材施教不再遥远

    诸多教育科技公司推出了各类有人工智能元素的教育产品。掏出手机,刷几道题,你也能和人工智能来次深入接触。个性化教学不再是种美好的愿景——因为这正是人工智能擅长的。

    技术改变的,不仅仅的是学生接触到的教学资源,还有课堂互动的方式。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如果学生的学习数据能够被存储、被分析,“因材施教”“个性化”就不再只是一种美好愿景——因为,这正是人工智能擅长的。

    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优秀老师。要知道,好老师太少、学生数量太多,是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人工智能脑子里能装下特级教师的学识与经验,它还能找出学生在听课、做题中出现的短板,为他们进行个性化学习内容推荐;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打造智慧课堂和智慧校园,能变革数据采集的手段,对课堂教学场景进行分析,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同样的,人工智能也在给时代、给教育提出新的尖锐问题。杜占元曾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教育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这一新形势,就必须主动求变应变,以在新征程中走得更快、更远、更好。

    课堂不再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回到家里,掏出手机,刷几道题,你也能和人工智能来次深入接触。

    诸多教育科技公司推出了各类有人工智能元素的教育产品,有的教你背单词、学英语,有的让你拍照就能搜题,有的为你整理出专属题库……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退休数学教师王鹏远在分析人工智能和教师关系时指出,教学是复杂和灵活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可预见的将来,人工智能无法像教师那样,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灵活地与学生交互。“但可以预计,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它将会给教师提供越来越多的帮助。所以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挖掘技术在教学中的潜力,借助技术的进步创设更优质的教学。”王鹏远说。

    实际上,现在的教师和人工智能的距离并不遥远,应该从现在开始拥抱人工智能。

    上课时你在看什么?

    你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用到的技术越来越炫酷。而在这背后,其实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 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宏大目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