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办工科专业,必须让学生上手”

第二看台

马维维 通讯员 于英焕 何正泷

    与冬日长春户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长春理工大学“理工之星”电子技术科技创新团队(以下简称“理工之星”)的实验室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百余名学生遍布在8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有的手持电烙铁专注地焊接电路板,有的使用3D打印机制作精心设计好的配件,还有的围在一起调试刚刚做完的电子设备……

    这股火热的激情,用他们获得的各项成果似乎不难解释:近5年获国际竞赛奖2项、国家级竞赛奖43项,获批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2项,参加科研课题13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

    今年8月,“理工之星”团队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50支科技创新团队上台领取了“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奖牌。

    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办工科专业,必须让学生上手。”这是长春理工大学60年办学经验的总结。这所由“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亲手创办的学校,在王大珩担任第一任校长时期就提出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思想。2007年,长春理工大学以大学生电子学会为依托组建了“理工之星”团队。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从‘理工之星’的建设中总结出两条行之有效的工科人才课外培养模式:一是新老生之间的传帮带,二是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云清说,“指导老师负责宏观把控,团队建设和实验室管理都是学生自己来做,这样既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又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

    大一跟学、大二上手操作、大三管理指导,由一名大三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带2至3名大二学生,大二学生再带1至2名大一学生,这就是刘云清所说的“传帮带培养模式”。“大一在学长的指导下学习了很多课内没有涉及的知识,大二大三始终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中。”现在正在电子科技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原“理工之星”团队成员唐鸿说,本科期间的课外动手操作经历让他读研后能够迅速进入科研状态。

    自觉执行“早八晚十”规定

    “现在已经大三了,我最大的骄傲是上大学以来没有睡过一次懒觉。”“理工之星”负责人张世政说,“不只是我,我们这个实验室所有同学都是这样的学习状态。”

    “理工之星”团队有一个严格的“早八晚十”规定,所有成员只要没有课就必须早上8点到实验室,晚上10点才能离开。这项规定不分周六周日和节假日,成员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必须请假。

    “在准备比赛的几个月里,所有的小伙伴为了共同的目标,每天一起做调试、吃外卖、熬夜到凌晨3点,一起在实验室睡折叠床。”已经在校读研的朱德鹏说,“以后很难再和谁有这种共同经历了。一次比赛,一生情谊。”

    带活全校学生创新氛围

    “‘理工之星’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实至名归。”校团委副书记梁雪说,“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理工之星’不仅自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带活了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

    “理工之星”的实验室设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员却来自学校各个专业,甚至还发生了“文转工”的故事。

    曾经就读于朝鲜语专业的雷宏发,从小就对电子设计充满兴趣。在得知“理工之星”后,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刚刚进入团队的时候,大家都很吃惊,文科学生来做电子技术确实听起来不靠谱。”雷宏发笑道。

    后来,在实验室指导老师和学长的帮助下,雷宏发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转专业考试,现在他已经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经过不懈努力,雷宏发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东北赛区一等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