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答好军民融合的时代命题

议事厅

杨 雪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武器装备建设正在从机械化时代迈向信息化时代。这意味着,新一轮军事对抗不再仅仅是军事体系的直接对抗,而是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大体系较量,即综合国力的竞争。为实现军事能力整体跃升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双赢,从而实现长期的国防安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推进军民一体化。

    军民融合包括“军转民”和“民参军”,二者互为补充,协同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放眼全球,美国称得上发展军民融合的典范。美国85%的现代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生产军用品的企业同时也生产民用品。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每年有超过60%的经费支付给防务承包商。同时,美国军费开支中约一半来自民营企业。

    在我国,军民融合也已发展十年有余。这些年,为打破固有的军民二元结构,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正在逐步建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军民融合的关键在“融”,但目前“军”“民”之间仍然隔着一道“玻璃门”,互相看得见摸不着,更难言融合。而相较于“军转民”,“民参军”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其范围还主要局限在军民通用装备和一般配套产品;领域主要集中在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领域放开类指导目录下;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武器装备配套,较少应用于武器装备总体、关键分系统;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项目与经费比例均不足20%。正是这些问题,导致民间创新力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贡献值十分有限。

    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我国军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对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等工作更是动力不足。

    民营企业的情况则恰恰相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内到外的高速发展,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富活力、潜力和创造力的组成单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在市场压力下,民营企业更容易生发出不拘一格的创新理念和别具一格的技术工艺。实际上,一些杰出的民营企业已经在军工领域部分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能有效解决一些武器装备技术的瓶颈问题。

    在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创新成果爆发式涌现的时代,军队战斗力与社会生产力、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关联越来越紧密,融合越来越深度。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竞争相伴,能否答好军民融合这一时代命题,不仅影响着国防和经济发展,更关乎我国前途和命运。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报自今日起开设“军民融合”版面,与您一起寻找军民融合这道时代命题的答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