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清华大学11篇论文早被撤稿,媒体报道后才公开处理意见
科研诚信出了问题,不该遮遮掩掩

    本报记者 张盖伦  陈 瑜

    10月21日,媒体报道了两年前清华大学11篇材料科学领域论文因学术不端遭到撤稿一事,引发热议。

    当天晚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回应称,早在2017年4月,其已经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对涉事论文作者、该院2010级博士生叶肖鑫涉及严重学术不端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撤销了其博士学位。这一处理结果在校内进行了公告。2017年6月,该院停止了叶肖鑫导师唐国翌教授的研究生招收资格,撤销了其材料学科负责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职务,目前唐国翌已办理退休手续。

    而在媒体曝光之前,清华大学从未就此事公开发声,也没有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科研管理部门尚未针对学术不端出台处理细则,相关机构即使遇到造假行为,也会持观望态度。“这类事件的关注度不高,如果相关部门施加的压力不够大,当事机构就会以‘拖字诀’应对,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审稿人邮件引发的学术“打假”

    10月19日,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网站以大篇幅报道了清华大学撤稿事件。文章指出,撤稿原因是重复使用、滥用图片,欺骗性署名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这些论文发表于2014到2016年。

    一些图片在不同的论文里反复出现,描述完全不同的材料或样本。此外,论文团队还擅自给论文增加署名——被署名者对论文发表一事完全不知情。

    仔细看下来,这11篇论文的作者都涉及同一个人——唐国翌。唐国翌今年已经64岁,主要从事相变储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10月21日,有媒体贴出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教师列表截图,唐国翌的名字在“正高”一栏。不过,21日晚上科技日报记者再次查看网站同样页面时,唐国翌的名字已经消失。

    在这些被撤稿论文里,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叶肖鑫的名字也频繁出现。他已经于2015年毕业。网上一份疑似叶肖鑫本人制作的PPT中列出了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16篇论文,均为和唐国翌合写。

    叶肖鑫在2015年被提名清华大学“学术新秀”。在那份PPT上,叶肖鑫说,他的学术目标是当一名教授。

    记者21日以多种方式联系唐国翌和叶肖鑫,均未得到回复。

    那么,他们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研究者蒂艾宁(Tiainen)告诉撤稿观察网站,他们之前不断接到一位审稿人的邮件,要求他们引用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论文。很明显,这位审稿人希望增加自己论文的引用量。

    审稿人表现得过于急切又强硬,激发起了这位研究者的反叛心理——我倒是要看看,你要我引用的论文究竟是什么来头?

    这一“好好看看”,就看出了意外收获。蒂艾宁和团队从被要求引用的论文开始“顺藤摸瓜”,发现唐国翌团队的论文中,有两篇结论几乎一样,有16篇只是对文章和图表进行重新编排和略微修改……于是,他们向相关期刊编辑部揭发了此事。  

    专家:莫错把成果量化指标当成研究本身

    为何名校会身陷“撤稿门”?

    段伟文表示,从清华的撤稿事件可以看出,低水平、低质量和虚假研究大量存在,但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学术不端的一个重要诱因,是相关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错把一些成果量化指标和学科评估结果当作科学研究本身,诱使部分科研人员为追求量化评分不择手段,在偏离科学研究的本义和违背科学精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段伟文认为,现如今科研界出现了一些问题:定向研究使科研活动变得更加浮躁,每个人都急于拿新的项目,而不愿意质疑与之关系不大的数据与实验的真实性;在科研文化上,对成果数量和所谓期刊等级的强调与科学精神相去甚远,制造了大量低水平成果甚至虚假成果;科研人员的相对过剩与过度竞争,使发表论文的目标被扭曲为职业生涯目标…… “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们使研究者的个人目标与科学研究的目标发生了方向性冲突,这种冲突所导致的研究行为的扭曲,又很难通过现有机制得到系统性防范。”段伟文坦言。

    他的建议是,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自治功能,也要从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入手,倡导“开放科学”,强调数据、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共享。“这种机制至少可以先在得到研究基金支持的相关项目中试验推广,它的实施可以减少重复性研究,提高研究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科研质量更有保证。”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