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孟松鹤:不求功成名就,只求做的事情能有点用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孟松鹤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写的。给记者发来简历,他还附加一句:“难为您了,实在没啥好说的。”

    孟松鹤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长期从事超常服役环境与材料耦合的模拟方法与响应机理、高温复合材料性能评价及特种新材料设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记者刚开口:“作为科学家……”他马上打断:“我不算科学家,还差得远。”孟松鹤说,自己就是个普通的科教工作者,“不求功成名就,只求做的事情能有点用”。

    与材料超高温力学行为“死磕”

    1985年,孟松鹤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本科毕业后,他师从我国著名航天和材料领域专家杜善义院士攻读硕士学位。他的科教生涯,也从此和复合材料的超高温力学行为研究结缘。

    至今,孟松鹤及其团队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航天器工作时,总会经历一些超常规环境,比如高温、超低温、高压等。那么,在极端环境下,航天器的相关结构和材料到底经历了什么?

    地面难以复现真实环境,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先认清环境和材料发生耦合响应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找到能够表征、分析和预测这一过程的方法,再探索和设计能承受超常环境并兼顾结构效率的相关材料和部件。

    除了模拟,也要真实数据。十年前,孟松鹤团队率先开展了高速飞行器高温部位获取信息的传感测试技术研究。约五年前,他们接到任务,要为长征七号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提供35台传感器,记录飞船返回过程中的关键气动热力信息。

    最热的地方,对飞行器来说,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要准确计算出每个区域的受热能力,要确保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下正常工作,要保证它能与机舱原有材料相容……有种种空间和重量上的限制,这份工作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回首那段时光,孟松鹤坦言,经常觉得山穷水尽,最后还是柳暗花明。

    长征七号发射那天,孟松鹤也在现场,“提心吊胆”。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我背着手到处走一走,觉得全身都舒畅了。”但安心不到一会儿,他又有了新的担心——传感器正常工作了吗?测到的数据靠谱吗?

    直到第二天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确认传感器没有掉链子后,孟松鹤心头才骤然一松,终于涌上一种情绪——满足。“干这么多年没白干。”

    建一支正能量团队是一辈子的目标

    说自己,孟松鹤总谦虚,觉得没干出什么。但说团队,他毫不吝惜赞美。

    “我所在的团队非常值得骄傲。”哈工大的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团队,曾先后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中组部等四部委评选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也得过“全国创新争优团队奖”,全国仅有十个团队获此殊荣。

    “我们团队由杜善义院士一手创建,他高瞻远瞩,淡泊名利,不仅是知名的科学家,更是令人钦佩的教育家。”和恩师相比,孟松鹤常感慨,自己还差一大截。

    在“做教育”的路上,孟松鹤也在求索。“对我来说,上课比作报告和汇报工作压力更大。”他觉得,要是讲课没讲好,就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如果让学生失望,就最愧对“教师”二字。所以,即使好些课已经上了好多年,孟松鹤每次也要花几个小时准备。

    “您的学生怕您吗?”对这个问题,孟松鹤答得毫不犹豫:“不怕!”他自认不算严厉,如果是自己带的学生,他还会针对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工作设想来安排他们的研究方向,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能自食其力,在此基础上再实现自己的价值,回报社会。”

    孟松鹤教导学生,如果要走科研道路,首先就是要端正科研态度。“绝不能单纯为了‘帽子’、经费而做科研,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孟松鹤强调,要做好科研,就得保持思维活跃;要勤奋,他相信勤能补拙;也要有大局观,重视团队协作。“杜善义老师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培养了一批有为的学生,一支有正能量的团队。”孟松鹤叹道,“我想,这也是我最大的奋斗目标。”

    “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接受个人采访,你写的时候,可千万别给我戴高帽子。”采访结束后,孟松鹤反复叮嘱,“不能夸张,做了多少就说多少,否则,要被笑话的。”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