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山东:依海而兴 向海图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考察船 受访者供图
“海燕”水下滑翔机图片来自网络

    “鱼、虾、贝、藻、参”五次产业浪潮,发源于山东,成形于山东,并迅速从山东沿海推向全国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

改革开放40年

区域力量

本报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张桂林

    由青岛鲁海丰集团斥资3亿元自主设计建造的6艘远洋渔船,近日从青岛西海岸新区起航,前往毛里求斯,将在印度洋海域围网作业,这是国内第一家采用欧式围网设计的金枪鱼捕捞专业船。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渤海之滨到黄海之畔,从莱州湾到胶州湾,经略海洋给山东带来了丰硕成果。以2017年为例,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分别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1%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0.4%,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二;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盐业、海洋电力、海洋交通运输5个产业规模更是居全国第一位。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亦是最大潜力所在。在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从“海上山东”到海洋强省,山东开阔视野看海洋,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科学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走依海富民、以海强省、陆海统筹的宽阔大道,发力经略海洋,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

    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

    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大楼,水下仿生机器鱼、无人水面船、海洋传感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关键技术的海洋仪器设备正在高速运行。

    作为我国海洋领域首个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在“透明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从“仰视”变为“平视”,从“跟跑”“并跑”变成“领跑”。

    中国科学院院士、该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表示,“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山东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成功研制出4000米深海自沉浮式剖面探测观测浮标(Argo),使我国具备了对全球海洋4000米的持续观测能力,填补了国内剖面循环探测技术方面的空白;还成功研制了4000米海深电磁采集站,完成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试验,填补了我国在深海电测探测方面的空白,使我国成为美、德、日之后第四个有能力在水深超过3000米下海域进行海上电磁场测量和研究的国家。

    山东还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海洋经济新动能,开辟了海洋科技的“新战场”。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介绍,山东正在实施“健康海洋”等海洋科技创新重大工程,推动“透明海洋”工程规划内容融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参与“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工程”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每年启动实施一批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计划到2020年,山东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优势领域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70%以上。

    高度汇聚的海洋科技创新资源,是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底气所在。统计显示,山东省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海洋科技人员的40%,承担了近50%的海洋领域“973”“963”计划项目。“蛟龙”“海龙”“潜龙”等载人潜水器和全国最先进的科考船“向阳红01”“科学”号、“大洋一号”等海洋科技装备从青岛出发,驶向“深蓝”。

    “国之重器”从这里驶向全球

    在青岛,有个叫海西湾的地方,世界瞩目。全球最大新型矿砂船40万吨级的“天津号”和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大桥海鸥”起重船从这里驶出;中国首个自主设计建造的液化天然气核心装备——俄罗斯亚马尔LNG建造项目的三个核心工艺模块运往北极;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海洋渔场1号”和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交付使用……一大批“国之重器”从这里驶向全球。

    数字显示,海洋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海燕-10000”水下滑翔机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到8213米。在水下滑翔机领域,中国成为第一个具备全海深海洋环境信息感知的国家。海洋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载毅说:“海燕-10000水下滑翔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个下潜深度8213米基本上可以覆盖95%以上的海洋。”

    记者站上停靠在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码头的自升式修井生活平台,眼前一片繁忙景象。中集来福士负责人介绍,中集来福士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其自主创造的“蓝鲸1号”,助力我国首次成功实现海底可燃冰开采,享誉全球。用10年左右时间,中集来福士海工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高到60%,累计交付了36座各类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与装备制造已成为山东经略海洋的靓丽名片。目前,以青岛、烟台、威海、东营为核心的四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集聚区正在加快崛起。5年来,国内交付半潜钻井平台总量的80%出自烟台,奔赴挪威北海、墨西哥湾、巴伦支海等海上油田作业。中集集团、杰瑞石油、中柏京鲁等烟台重点企业的海工装备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些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在崂山脚下,依托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布局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聚集(310)开发计划”,为“中国蓝色药库”奠定了开发基础。由该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团队研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藻酸双酯钠是亚洲首个、我国唯一获国际认可的现代海洋创新药物。由该研究院研发的、我国第一个抗老年痴呆一类海洋候选新药HS971,目前已通过了Ⅲ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国际第14个海洋创新药物。

    陆地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毗邻海域15.95万平方公里,海岛589个、海湾200余处——目前山东正在把这些先天“蓝色”优势变为海洋经济优势。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今年5月,山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实施海洋科技创新行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行动、海洋新兴产业壮大行动、海洋传统产业升级行动、智慧海洋突破行动、军民深度融合行动等“十大行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山东沿海城市向海洋资源富集的“聚宝盆”发力。

    青岛实施“1045”行动,建设国际海洋名城。根据规划,到2022年,该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1%,形成6个产值千亿级以上的海洋产业集群。

    日照则吹响了“向海发展”的号角。日照市委书记齐家滨表示,日照牢固树立全域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港口、海洋、生态优势,实施了《日照市加快发展向海经济行动计划》,变“看海”为“用海”,构建“一区三极六圈”活力空间,推动“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

    大海扬波作和声,风帆正劲再起航,山东这艘巨轮,正驶向蔚蓝大海,谱写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的华彩篇章!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