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0日 星期五
学术委员会怎么弄丢了自己的权威

    “尽管看起来,学术委员会的调查、声明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的回应,但这事已经是闹了好多年了。这次湖北经院的声明中也承认,早在2016年之前,学校就接到上级有关部门转来的关于对蔡红英‘学术不端’同一问题的网上匿名举报件。”

李 艳

    最近的一起学术不端事件报道很多,关注的人不少。事件的起因是8月3日,中国青年报以《湖北经济学院一院长被指“学术不端”》为题报道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红英“学术不端”问题。两天后,校方发布《湖北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关于蔡红英被指“学术不端”问题的认定意见》表示学校学术委员会、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取证、审议,认为蔡红英的论文、专著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但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照理事情到这里就算有结果了,谁曾想这份声明在网络上引来批评声一片。有人说自己查自己谁信;也有人说两天就调查完了,谁信;还有人说坐等反转、坐等鉴定被打脸。实际上,今年5月底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术委员会是科研诚信工作的主体,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要通过单位章程或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

    也就是说,当学术不端事件发生时,最有权利和义务进行调查取证审议的便是当事人所在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单就这次湖北经院的事情来说,学术委员会的反应是及时的。那么,问题来了,尽管看起来态度积极,但公众对本该最权威的学术委员会一点信任感没有,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几年的学术不端事件发展过程都大致类似,基本上都经历了校内举报—不被理会—圈内呼吁—没有结果—网络发帖—媒体报道—校方发声明的过程。也就是说尽管看起来,学术委员会的调查、声明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的回应,但这事已经是“秋菊打官司”,闹了好多年了。这次湖北经院的声明中也承认,早在2016年之前,学校就接到上级有关部门转来的关于对蔡红英“学术不端”同一问题的网上匿名举报件。所以,“时间都去哪儿了”?

    类似湖北经院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不是个案,可以说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曾多次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说轻了是这些大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建立学术规范,缺乏处理学术不端问题的机制。往重了说,是当事人所在的单位选择息事宁人或是家丑不外扬,能摁下去就摁下去,能不管就不管,学术委员会反而成了保护学术不端的帮凶。

    长此以往,质疑者自然对学术委员会失去了信心,社会舆论对学术委员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也表示怀疑。试想,如果一旦出现举报,学术委员会立即启动独立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公开处理,发声明,那么其公信力不可能不强,也不会这么高频度地出现媒体举报和曝光。

    学术委员会主动出击进行的调查,与被社会舆论逼到墙角才不得不给出的声明哪个更有可信度,这事恐怕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从另一个维度讲,大多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形同虚设了几十年,人员组成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氛围也是自己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公信力从何而来,这就怪不得网友讽刺“自己人查自己人,谁信”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