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7日 星期五
高校出国审批能否“最多跑一次”
杨三喜

    “被审批、报销等具体事务折腾的关键在于制度设计不合理以及管理理念落后、服务意识缺乏。推进高校‘放管服’改革的核心也就在于转变观念,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真正做到从科研人员的需求出发。”

    一名在京高校老师苏霜(化名)描述了自己在向学校申请因公出国的过程中,遭遇各种近乎“有意刁难”的审批问题。在整个申请审批过程中耗时两月有余,往返于学院、人事处、财务处等各部门不下10次,最后每人多花费经费2000余元。苏霜的经历发在网上后,引发了广泛热议。

    这样的审批毫无疑问是一种瞎折腾。因公出国审批的确有着严格的审批程序,不能武断地简化,但实际上折磨人的并不是审批程序,而是审批过程中由于制度僵化以及具体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服务意识不强等制造的人为困扰。

    比如苏霜写道,“办事员先是提出标点符号问题,修改后再次提交又被告知标题需要加下划线,接着或是亲属关系填写不当或是行程安排有问题等,往往一个细节就让一套耗费大量精力的材料报废。”这种“像挤牙膏一样让你一点点返工”,让申请者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来回折腾,才最让人崩溃。最终不仅耗费了申请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

    其实,科研人员被小事折腾的情况并不鲜见,很多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在出国审批、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都有过比较痛苦的经历,“不是在去报销的路上,就是在报销”就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正是这些看上去细枝末节的小事,成为束缚科研人员手脚,影响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一大障碍。而这背后指向的是高校的内部管理问题,即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服务意识,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

    好的制度是服务于人,而坏的制度则让做事的人困难重重。被审批、报销等具体事务折腾的关键在于制度设计不合理以及管理理念落后、服务意识缺乏。推进高校“放管服”改革的核心也就在于转变观念,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真正做到从科研人员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方便管理者的角度出发。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浙江等地在“最多跑一次”方面做出了不错的示范,提供了很多经验。“最多跑一次”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定和明晰服务标准、实现数据共享、加强部门合作,从而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

    “最多跑一次”不仅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行政成本,便利了民众办事,也成为加快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抓手,其内涵和实践经验尤其值得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和借鉴,也应当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的“放管服”改革的目标和追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