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05日 星期四
弥足珍贵的“差一点”
本报评论员

科学精神论场

    7月4日,“希森6号—高产创建现场测产观摩活动”在山东高密、平度同步举行,来自平度市的李桂香地块以单季亩产9.58吨的产量,再次刷新世界马铃薯单产纪录。但这个数字离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预期的10吨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对此,或许希森人会感到失落,就像期待着自家孩子考100分,结果孩子只捧回99.5分的考卷让家长签字一样。然而,在希森之外的旁观者看来,这个与预期目标“差一点”的测产结果其实很可贵——坦诚面对差距、实事求是地将数据公布出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一直以来,“差不多”“大概齐”深深影响着国人的日常思维和行为习惯。《差不多先生传》之所以脍炙人口,正因为作者曾系统地学习过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以一丝不苟、严肃严谨科学精神为纲,针砭了国人得过且过的态度,直击痛点,发人深省。如果讨论许多国人为什么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差不多”文化的贡献值可谓不小。当然,和“好大喜功”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

    时光回溯一个甲子,正好来到粮食亩产动辄“放卫星”的年代。浮夸风吹出的大跃进把国人好大喜功的精气神演绎到极致。即便某些著名科学家,也未能在这场惊世闹剧中独善其身。苦于没有科学传统,科学精神的本土化是先天不足的;再加上受“差不多”“好大喜功”等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相左的坏习惯影响,科学精神的感召力始终没有强大起来。

    往之不谏,实事求是精神的缺位曾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吃过大亏。今日又遇“亩产量”,一个实事求是的数据,在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