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8日 星期四
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聚集地
碧桂园潼湖科技小镇9月将投入运营

    从共享单车的风靡,到微信支付走向世界;从VR、AR走进千家万户,再到人工智能AlphaGo惊艳世界……近年来,科技不断改变着生活,我们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与发展。

    如今,在科技产业集聚发展途中,国内的格局已在悄然改变。原本散而泛的产业集聚结构,在新旧产业迭代以及产业链重构的大趋势下,正向高水平、高含量、高聚集的方向发展。

    对此,国家提出的“产城融合战略”,承担着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使命。不少企业纷纷响应,并积极发展高技术的产业聚集地。碧桂园作为最早一批响应政策并践行的企业,其首个产城项目潼湖科技小镇(下称科技小镇)主打世界物联网产业基地,并预计于今年9月份正式开园。届时首批企业将入驻园区,碧桂园将为其提供“四大服务”。

    产城融合成趋势 打造顶尖科技聚集地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面临重构和调整,在新旧产业迭代以及产业链重构的大趋势下,产城融合战略承担着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使命。

    面对新机遇,碧桂园实施新型城镇化3.0版本,在2016年8月,正式发布“产城融合战略”。构想就是要建造为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特定区域,促进产城融合,打造智慧型枢纽型创新创业新社区,深度融入全国各个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广东省惠州市潼湖科技小镇就是第一个代表之作。

    科技小镇是碧桂园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转型之作,以“科技、创新、智慧、生态”为理念、以“产业发展+配套设施+金融服务+应用场景”融合发展为模式、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产业为发展点,助力智能制造的爆发式发展,打造成顶尖科技产业聚集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它也是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成为入选者中率先以科技冠名的特色小镇。

    其次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城镇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一批符合广东特色的小(城)镇。同时,惠州市委、市政府,仲恺高新区都特别提出,要以特色小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项目,意义非常重大。”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表示,今年9月份,潼湖科技小镇将开园投入运营,这对于碧桂园来说是个划时代的标志、里程碑。作为国内独具代表性的创新型项目,开园之时也将成为地产界改变历史的重要时刻。值得一提的是,不久的将来,这里还将举办世界物联网大会,将再次迎来世界的瞩目。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位发挥“广东硅谷”作用

    向俊波介绍,科技小镇主要布局于一线城市周边和强二线城市周边的重要区域。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是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的潼湖科技小镇。该项目由潼湖创新小镇和思科主导参与的潼湖科学城组成。将沿综合科技发展带分三大科技产业组团。东部组团以“智慧城市+科技服务”为核心,打造多功能智慧产业基地;中部组团以“智能制造+智能控制”为核心,打造以创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平台;西部组团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形成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基地。目前,碧桂园潼湖科技小镇已累计投资30多亿,未来还将持续开发8—10年,真正做出有特色的产业生态链、产城融合、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小镇。

    除此之外,在区位的优势上。惠州潼湖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临近深圳东莞,距深圳龙岗不过半小时车程;高速路网四通八达,紧邻潮莞、河惠莞、粤赣和博深“两纵两横”高速公路出口,惠莞城际铁路和赣深高铁也在此设站,交通条件可谓十分便利。

    同时,潼湖科技小镇也肩负着重大使命,致力推动生态区成为“广东硅谷”。2017年,广东省发改委正式印发《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潼湖生态智慧区明确定位为国家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打造“绿色潼湖、广东硅谷”。根据规划,潼湖生态智慧区不仅将导入美国硅谷、德国工业4.0相关产业链,打造对接港澳信息技术产业研发与孵化基地,还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并引领周边地区的机器人、3D打印、智能汽车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物联网产业圈创新智慧生态城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旺”,潼湖科技小镇的主导产业是物联网产业,通过吸引世界优秀企业打造世界的物联网产业基地。目前,科技小镇与深圳市物联网协会等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联合招商。科技小镇首开区已全部完成招商,预计9月份开园之时,将有英唐智控、华力特电气(研发中心与院士工作站)、客如云(硬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部国家众创空间、中科院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一批物联网科技企业和创新载体进驻,一起与碧桂园共同发展,打造物联网生态圈和智慧科技生活小镇。

    除了是物联网产业聚集地,科技小镇也是一座全覆盖的智慧城市。科技小镇规划到2025年将实现12万人口的居住、15万人口的就业,大致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小县城。在这里,将打造成为一座人们心中美好向往的智慧生态之城。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言,“我们现在来到了一个大智依云的新时代,连接随手可及、智慧点亮未来”。

    那么碧桂园又是如何将潼湖科技小镇打造成为智慧生态城市的呢?一是全数字、全光网、全物联。潼湖科技小镇就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数字、全光网的智慧科技小镇,实现物物相联、人物互动、万物互联。利用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支付平台和互联网平台,为物联网产业提供一揽子优质服务、为居民提供智慧生活、为城市提供社会化的管理与服务。

    二是全自主知识产权。碧桂园集团组建深圳碧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从零开始搭建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小镇系统,让居民智慧的生活、企业智慧的生产与服务、政府智慧的服务、社会智慧的管理。

    三是物联网平台。当前潼湖科技小镇物联网平台已经搭建完成,小镇互联网平台—碧合APP已经问世,目前平台正在迭代开发中,加入更多产业运营和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元素。

    四是成体系的智慧系统。科技小镇首开区智慧城市建设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各系统的数据对接和建立联动机制,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系统化建设,打造服务于产业、居民、政府、生态建设的综合智慧城市大脑。

    五是智慧无处不在。由无人机、无死角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智能眼镜设备组成的安全系统,无人驾驶、无人值守停车、反向寻车组成的全域交通,光伏发电、微风发电、光伏跑道、自动滴灌智慧等生态节能环保系统等,让小镇科技感十足。

    科技小镇提供“四大服务”助力园区企业高飞

    在把企业引进来之后,科技小镇坚持“为凤筑巢,陪伴成长”,提出“四大服务计划”,从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在市场服务方面,科技小镇联合深圳市物联网应用技术协会和中城新产业来集结一批行业协会从业多年的院士、千人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高端智力,为企业找到更大的交易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已经与诸多跨界企业开展合作,以嫁接资源,其中包括思科、浪潮、软通动力、清华大学、海康威视等。

    在技术服务方面,科技小镇链接IMEC比利时微电子应用研究院等的先进技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技术提升手段,帮助企业持续创新,不断发展。

    在人才方面,迄今为止,碧桂园已吸纳来自MIT、哈佛、剑桥、牛津、帝国理工、清华等全球顶尖高校优秀博士超过1000名,涵盖高新技术、数字创意、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领域,为“产城融合”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在资金方面,碧桂园投资了美国硅谷的Formation基金,并有自己的帕拉丁基金,将会为优质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同时,碧桂园通过重资产运营,打造完善的企业配套和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轻资产运作,助力企业加速成长。目前在创业基金方面获得了前海基金、红杉资本、天图资本、创新工场等顶级风投的鼎力支持。

    随着不断的运营,潼湖科技小镇已经广受关注与认可。预计在两年内,将导入5000名高科技人才、引进70家企业、产生50亿元年产值;在五年后,将导入40000名高科技人才、引进400家企业、产生400亿元年产值;在八年后,将导入150000名高科技人才、引进1600家企业、产生1600亿元年产值;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具备国际影响力,成为全球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的创新高地。

    (岳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