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8日 星期五
海洋动物趣话

物种笔记

陈 磊

    茫茫大海,一艘科考船,几十个人,断了网络,若无海洋动物作伴,会感到生活的寂寞和生命的孤独。

    一次,回收浮出水面的海底地震仪,十几个人凭借两个望远镜,却没搜寻到目标。倏忽间,有人瞧见远空聚集盘旋的海鸟,便说那里可能是地震仪的出水位置——因为它们会把鲜艳的漂浮物,当作可捕获的食物。

    此说法立即遭到一名“段子手”博士的否定。他说,西南印度洋的海鸟是见过大世面的,随着大洋科考多次探秘此海域,鸟儿连“蛟龙”号深潜器都见过,地震仪这玩意儿早就不足为奇了。

    对此我将信将疑,后向科考队生物组王跃云博士求证,没想到真有道理。海鸟也会通过观察积累经验,当它们这次发现此物不能食用,下次就不会搭理了,但不会把这种经验传给下一代。他认为,鸟围观漂浮物,或许不为捕食,而纯粹是好奇心驱使,这在别的鸟类实验中曾得到证明。

    哺乳动物海豚等都有好奇心,海鸟为什么就不能当“吃瓜群众”,围观一下不明物体?

    再说海鸟的配偶情感问题,原来最专一的是海上最常见的信天翁。王博士说,它们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属于动物界的“模范夫妻”。我曾以为鸳鸯才是长情的典范,王博士纠正,那是古人失察误判,鸳鸯经常“闹婚外情”,只是鲜为人知罢了。如此一来,我又有了新的疑惑:如果信天翁如此专一,会不会不利于种群最大程度地繁衍?博士的解释是:信天翁体型大,食量大,如果幼鸟由单亲照顾,恐难养活。所以信天翁很重视教育和抚养的质量,注重打造“精品工程”,而不像麻雀那样,一生生一窝,个体的养育成本较低。

    其实很多海洋动物都重感情,《老人与海》记述过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一对恩爱的马林鱼结伴觅食,不知是老人钓饵,雄鱼习惯性让雌鱼先吃,结果,雌鱼被老人钓着绝望挣扎,雄鱼一直陪伴左右,在钓索旁绕来绕去,老人将雌鱼拖上船,雄鱼尾随船边,甚至跃出水面,探看亲爱的伴侣。王博士说,此故事应基本属实。除了马林鱼,鲸鱼也特别重视母子情,母鲸一般把幼鲸抚养长大才离开。

    2000米以下的深海,没有光照,营养物质缺乏,生活在那里的都是比较低等的生命。高等的如哺乳动物都在海的表层活动。不过,王博士有次差点从实验室捕捉到鲨鱼的照片。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我又发问:鲨鱼算得上高等海洋动物,为什么会在深海出现?对此,王博士无法给出确切答案。据说有种猜测就是鲨鱼在海水上层捕食,然后沉到深海逃避敌人或竞争对手。但毕竟这个深度食物不够丰富,很难满足一条鲨鱼的食量。所以它们仍然很少在深海出没。这样一说,看来海洋上层属于工作圈,捕食猎物;深海是生活圈,休憩放松。鱼儿们上浮下潜,好不自在。但也有世世代代安于深海的族类——底栖动物。这是典型的“等着天上掉馅饼”的群体。懒得上下沉浮,不屑左右开弓,唯有守株待兔,坐等沉降食物,如浮游动物的遗体等。睁眼向上,靠天吃饭,食物虽少,但胃口不大,营养自足,且不多辛劳,避开争斗,也算怡然自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