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4日 星期一
引智引资,让小微企业告别“成长的烦恼”

创事记

柯怀鸿 马炳文 本报记者 谢开飞

    在刚刚闭幕的福建省三明市科技活动周上,一批国内甚至世界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等精彩亮相。山区非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如何飞出了“金凤凰”?

    自2015年列入全国首批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城市以来,三明市已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型、创新型、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近500家;引进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6家科研院所;首创的园区贷模式、“创新助理”服务平台等典型经验被全国推广……

    引进大院大所,孵出一堆“金蛋蛋”

    “我们应用半固态快速制浆等专利技术,成功开发了目前国内唯一符合‘复兴号’标准的门锁产品。”将乐半固态所所长郑金传一脸自豪。该所由机科总院、将乐县国有资产公司等共建,是机科总院落地三明孵化的系列公司之一。

    据机科总院海西分院副院长姜超介绍,该院着力打造集“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孵化生态链条,目前有10多项(家)国内首创、首台(套)高端装备项目(公司)在孵。

    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原因,三明传统型产业占主导,科技人才、创新平台资源欠缺。紧紧抓住列入双创城市示范的重大机遇,三明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双创扶持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机构、资金的整合力度。

    “针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需求,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领域,引进一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带来一批创新团队,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培育一个新兴产业集群。”三明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局长李荣安说。该市先后引进了中节能、中纺院等央企和科研院校,投资建设海西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器等一批科技孵化器。

    目前,全市建设各类省级研发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132家,为小微企业创新提供支撑;建成孵化器、众创空间、小微双创基地等142家,孵化了海斯福、科飞新材料等一批高科技企业。

    25亿双创资金,撬动300亿社会资本

    短短几年时间,翔丰华新能源从几个人的创业团队,成长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获得三明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后,累计获得各类融资5.2亿元。”该公司负责人揭秘。

    当前,国内科技型企业普遍遇到资金缺、融资难等问题。如何破解?“遵循小微企业的成长规律,从科技项目立项、后补助,到对接创投风投、改制上市等,构建起具有山区特色的、精准服务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体系。”李荣安说。

    三明市在全省率先对小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购买成果等实行后补助,对经省、市认定的众创空间、公共服务平台予以补助等;设立全省首个“科技助保贷”试点共授信3.7亿元,并设立1.1亿元的双创引导基金,向16家科技型企业投入资金1.29亿元等;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瑞雪能源管理、中科宏业等得到投资机构关注,景拓电子、科源新材料等在“新三板”“海交所”挂牌。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该市各级投入双创资金25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300亿元。包括全国首个竹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海峡技术转移中心三明分中心等在内的,一批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研发设计、专利服务等服务机构落地,为2万多家企业提供各种服务近8万项(次)。

    发力“专精特”,撑起创新转型“脊梁”

    在三明,一大批“专、精、特”的中小微企业,抓住双创时代的新机遇,抢占产业技术高地。

    一批引领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战略产品布局落地,如世界首创精锻工艺生产线、国内首条精冲全自动生产线建设;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转型升级,三钢青年创客服务中心孵化的绿色涂装创新创业团队开发了硅烷改性金属表面预处理项目;搭乘“互联网+”列车,入驻省级众创空间三明青春启航创新公社的儒艺科技,推出了智能行车记录仪、智能保险柜等产品。

    “在三明这片沃土上,成千上万创业者的梦想正在落地开花。”李荣安表示,要不断把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注入经济主战场,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档加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