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
孙丽:让中国起重机站上世界之巅
本报记者 李 艳

奋斗在新时代

    不少人见识过了“中国建设”的厉害,又快又好是不是?还有不少人在电视里看过我国的起重设备吊东西的场景,几千吨轻松抓举so easy是不是?这事放十几年前,那可是难于上青天了。

    今天,我国这么厉害的起重机背后离不开一位70后女工程师的努力,她就是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孙丽。

    五一前公布的最美职工名单,全国有10名个人和1个集体获此殊荣。孙丽的名字赫然在列。对关注国产制造设备的人们来说,孙丽的名字并不陌生。她是我国臂架设计的领军人,创新设计了多种组合式臂架系统,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可以说,举世闻名的“中国建设”背后有她的一份功劳。

    在全国总工会发布的最美职工推荐词中如是描述孙丽——她不断推动技术升级换代,她设计了世界先进的拉板式变幅型式,成功完成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研发任务,打破国外企业在超大吨位起重机行业的多年垄断,使同类产品的报价下降20%以上;解决了起臂时整车稳定性的问题等,形成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成为中国履带起重机行业公认的臂架技术领军人物。

    时光回溯到16年前的2002年,那一年对孙丽意义格外重大——她刚刚成为了一位母亲。也是在这一年,她接到150吨履带起重机的塔臂研发任务。不是业内人士可能不知道这个任务意味着什么。

    “当时,大型履带起重机的历史虽已过百年,但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进口。我刚进厂那年,徐工生产出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吨履带起重机,大家都欢呼雀跃,但同一时间德国的利勃海尔已拥有800吨的履带起重机产品!”孙丽说。

    可以说,孙丽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国工程起重机设计、制造水平还非常低。

    “当时研制过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我们白天奔波全国各地去收集实践数据,晚上加班熬夜计算数据、设计图纸,大家都憋着劲要把这个塔臂做出来。”孙丽说。一年后,徐工QUY150顺利问世,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吊”。

    有了“中国第一吊”之后整个研发团队士气大振,之后孙丽和同事们一鼓作气,相继完成了260吨、350吨等多款产品的总体设计以及13种起重机臂架系统的设计,解决了多项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产品的瓶颈问题,也为之后的1000吨、2000吨产品的诞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她独创超长臂架的单、双腰绳设计理论体系,设计了世界先进的拉板式变幅型式,解决了在向千吨级履带起重机产品延伸中拉索使用困难的瓶颈问题,由此打破了国外千吨级以上履带起重机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2000吨没问题了,但再往上咱又不行了。直到2013年之前,2000吨以上的大型履带起重机全部依赖进口,价格、售后服务等都要受制于国外,还影响工程进度。4000吨履带起重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履带起重机,也是国家863项目重要课题之一。

    孙丽靠着多年来的履带起重机研发经验,又出发了。她用组合臂架、多机构同步控制、一车多用等多项技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孙丽说,刚工作的时候看着我国的起重机水平跟国外那么大的差距,心里当时隐隐有个念头,希望中国起重机站上世界之巅。后来,她成了这个愿望的实现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