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6日 星期四
冒名顶替门,还会有续集吗

教育时评

杨 仑

    1998年,陕西三原县学生荆高峰参加中专考试“落榜”,20年后却意外发现,当年同年级同学李敏冒名顶替,用“荆高峰”的名义读了她梦寐以求的中专,并成为了教育系统的一名干部。日前,陕西省三原县官方公布“女子被冒用身份20年”事件调查处理结果,冒名顶替者及相关责任人共7人受不同程度处分。

    毫无疑问,荆高峰事件是一幕悲剧。无论是被偷走人生的荆高峰,还是在家长安排下冒名顶替的李敏。接下来处理的过程很容易猜出来:冒名顶替者被辞退、幕后操纵者被追责,聊胜于无的精神赔偿……

    回顾以往,这样的一幕太熟悉了,甚至觉得平淡无奇。罗彩霞、王娜娜、王红、王俊亮、吴卫荣、荆高峰……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所有的事件大抵都如此办理。

    这些受害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出身寒门,家境一般。外无见过世面、结识权贵之亲,内无见识高远、伸张正义之人,正如罗彩霞所言“自己仿佛被精心挑选过”。而冒名顶替的受益者也有着共同的特点:家长或有权有势,或结识教育、户籍等部门的主管官员。

    教育公平是立国之基,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贫寒学子改变人生命运的极少数机会之一。这些机会不应被如此践踏。

    我们必须要追问,层层把关之下为何又层层失守?高考报名有着一系列严格的审核系统,学籍、身份资料、档案需要多个部门反复审核查验,法网不可谓不严,然而冒名顶替者为何仿佛“茅山道士”附体一般,学会了穿墙术,成功穿越了层层监管系统?

    我们必须要问责,处罚结果为何如同“罚酒三杯”?荆高峰案中,李敏之母仅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过小的犯罪成本,无异于助长某些人权力寻租的气焰,如何能起到震慑作用?

    我们必须要反思,如何才不会有更多的荆高峰?有专家认为,荆高峰们的出现,是因为过去大量使用人工审核,而现在均采用电子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冒名顶替的现象。电脑真的能防止更多的荆高峰吗?当层层的关卡均告失守,电脑仅仅是一件工具,除了抬高了冒名顶替的门槛之外,看不到根治这种现象的可能。想要凭借信息系统减少冒名顶替的现象,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荆高峰这幕悲剧中,最可怕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处理。当地方政府习惯于息事宁人,迅速进入舆情监控、正面引导的模式,轻描淡写地把事件描绘成历史遗留问题。但这只会让更多荆高峰站出来喊冤。现在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反思、查缺补漏,对违规者绝不姑息,对受害者尽最大可能予以补偿。毕竟,他们被偷走的是改变人生的机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