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0日 星期二
以共同体思维深化全球科学合作
——三论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本报评论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贸易保护主义为“小农式”思维沾沾自喜的时候,当斯密传统为“流水线”思维争吵不休的时候,当信息化一代为“互联网”思维殚精竭虑的时候,以多元一体、合作共赢为突出特征的“共同体”思维愈加显示出峥嵘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意义、历史和现实意义均十分重大的战略判断。

    命运共同体一定是前途攸关,休戚与共。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对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携手组织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深化全球科学合作,正是以共同体思维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生动写照。

    以共同体思维组织大科学计划、深化全球科学合作,需要凝聚不分你我的国际共识,正确处理牵头和参与的关系。无论是牵头,还是参与,都是为了在提升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同时开创人类的共同未来。16世纪以来,全球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与国际间知识传播的加快、与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协同合作密不可分。

    我们必须意识到,没有参与就不可能牵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天赋异禀,所有的创造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来的。以共同体思维深化全球科学合作,就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短板,勇于向别的国家和民族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我们牵头的本领。

    我们应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他国发起或多国共同发起的大科学计划,承担好相关项目任务,深度参与规则制定和运行管理,积累组织管理经验,形成与我国牵头组织的大科学计划互为补充、相互支撑、有效联动的良好格局。

    在我们具有优势的领域要敢于牵头、善于牵头。就如好莱坞所流行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我国在一些领域已经走在前列,有能力牵头,也有责任牵头。应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总体要求和外交总布局,聚焦人类社会共同挑战,选择能够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共鸣的项目,在我国有基础有条件的长板处牵好头。

    应坚持以我为主,量力而行,在核心专家确定、研究问题提出、技术路线选择、科技资源配置、设施选址等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国际话语权;应充分尊重各国及各方优势特长,坚持多国多机构共同参与、共同投入、优势互补,共享知识产权,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坚信,处理好牵头和参与的关系,全球创新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一定会越拉越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