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交个“作业”一波三折
李艳

    每年两会,本报都有个特色保留节目,在代表委员中做个小调查,主题每年都有不同,今年的主题是:您去年看过印象最深的书是什么?能不能给大家推荐几本您觉得不错的书?

    本以为这是个很好完成的“作业”,没想到这调查过程还真是一波三折。

    趁着在政协科技界听小组讨论会和采访的间隙,小心翼翼地求问了几位科学家,都被婉拒。拒绝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读的书太多,想不起来哪本印象深;有的说,读的书都不够高大上,就不推荐了;也有人特别直白地说,工作太忙了没看什么书。

    某天采访一位委员,妥妥的科技企业家、博士,还有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头衔,自称最爱看书了。心下窃喜:编辑大人的调查简直就是为您量身打造啊。于是赶紧抛出问题。没想到委员说:“荐书这种事太浮躁,我不会做的。你看我现在懂这么多,是因为书都到我的灵魂里了。”

    闻听此言,赶紧找小本本记下汇报给编辑大人,结果得到反馈:多说无益,赶紧完成调查。于是,我只好来到“老熟人”颇多的工会界别。接受采访的委员说,他去年看过最感动的文字是来自皮村的一本小册子《我是范雨素》,由于这本小册子他又认真阅读了《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这些书让他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劳动者。

    这一刻有点感动——调查终于完成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