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成都“新目标”: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构建创新生态链
本报记者 盛 利

    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聚焦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助力提升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生活品质……在3月2日召开的成都市科技系统工作会上,全市科技创新的十大重点工作悉数亮相,按照规划今年成都将实现R&D研发投入增长达到12%;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达到1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5件;技术交易额增长达到1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00家。

    今年,成都将以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为总目标,聚焦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和构建创新生态链“两大方向”,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校院地企发展共同体、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三大重点”,着力推进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机制“四大任务”,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助推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现代化新天府建设。为此全市科技创新领域的十大重点工作包括:

    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助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聚焦重点产业,结合各产业功能区发展需要,建立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搭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向产业功能区及园区流动集聚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形成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产业生态圈建设提供支持。持续办好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活动和“蓉”归故里活动,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和成果加快转化。

    聚焦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开展原创性技术研发,鼓励在蓉高校联合龙头企业建设面向新经济六大产业形态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平台。围绕新经济应用场景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应用示范,遴选新经济领域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开展应用示范,带动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在蓉高校建设的各类检测、分析、实验等平台向新经济企业开放服务。面向新经济领域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大力引导人工智能抢先在蓉布局,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推动成都新经济成长壮大。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助力提升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生活品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动科技工作转型升级,推进实施科技治霾行动计划,围绕科技治霾行动计划一条主线,着力“源头监测管控、空域人工干预、局域消减治理”三大领域,举办科技治霾全球峰会,引培集聚新技术新装备,助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改善城市民生,重点开展实施康养服务、医养融合健康服务科技示范等科技惠民计划。积极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行动,加大科技扶贫工作力度,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抓好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增强创新源头供给,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部署实施“蓉城科技聚变计划”,持续深入实施“双一流”大学共建工程,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布局落地。积极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蓉布局,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水平。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以“随叫随到、不叫也到、工作做到”的精神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和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加大激励扶持力度吸引知名企业研发中心和全球顶尖创新团队落户成都。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扶持和培育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引导高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共同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完善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打造“2+M+N”多层级高新技术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技术转移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机构。大力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建立技术市场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有效聚合科技创新要素。持续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构建财政金融互动机制,增强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多层次创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引进,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人才强市建设。结合城市空间新布局和产业地理重构,发展“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创业社区+环高校经济圈”“众创集聚区+国际合作平台”三类孵化形态,构建全要素、全周期、全产业链孵化体系。深化“菁蓉汇”品牌活动,聚焦新经济升级活动主题,围绕产业园区需求发挥作用,强化招才引资功能,增强活动实效。推进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提高成果转化孵化服务能力。着力营造开放包容、和谐友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富有成都特色的创新文化,使包容乐观的天府文化成为培育创新生态链的内在灵魂。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启动运营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加快建设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筹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成都运营中心,打造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决策机制,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集成授权确权、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行政执法、调解仲裁、刑事司法、司法审判的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高地。

    加快建立区域科技合作体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引进全球创新资源,深化中国—欧洲中心等重点国际产业承载体建设,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力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企业在蓉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支持优势企业开放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欧美、日韩、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合作。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对接互动,全面加强科技、人才、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构建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在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等领域深入探索合作新举措,创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新优势。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动力活力。推广复制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权属改革,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服务体系。深化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以项目为目标群的科研资金补贴机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