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
加快建设美丽梧州 推动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梧州市市长李杰云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梧州市市长李杰云(前排右二)到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调研。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为引领,广西梧州坚持“向东”发展战略,全方位、多角度打造粤桂深度合作的前沿阵地,谱写出珠江—西江经济带“向东”开放开发新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梧州如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3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梧州市市长李杰云。

    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科技日报:作为西江沿江工业重镇和百年商埠,梧州近年来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双核”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梧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飞跃机会。2017年,梧州市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哪些基础?

    李杰云: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区位独特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优良革命传统、开放创新精神的城市,在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承载着人民对生活更加美好、城市更加美丽的期望与梦想。2017年,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创新活力持续释放,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美,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坚持精准施策、多点发力,强化三次产业协同拉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初步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38.11亿元,增长6.7%。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安排重大项目250个,年度计划投资20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36亿元。全年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完成587亿元、510亿元。大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全年开工PPP及相关项目20个,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8%、贡献率提高到65%。工业企业效益整体回升。

    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82亿元,增长25.6%。狠抓钛白、陶瓷、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一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全年完成技改投资407亿元。新兴产业加快成长。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措施,采取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范围、扩大“惠企贷”受益面等举措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帮助企业减负超过7亿元,全市商品房消化周期降至11个月左右。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下降”。完成33亿元政府性债务置换,政府性债务风险处于可控水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调整行政许可事项312项,完成市行政审批局组建并挂牌运行,将26个部门224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网上办事大厅上线运行。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9万户,注册资本257亿元。深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发起3支产业基金规模60亿元,融资到位资金18亿元。试验区成为广西首批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全市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670亿元,增长8.6%。多措并举力推外贸恢复性增长,扭转了外贸进出口连续33个月下降的颓势。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成效明显。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新区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工程,全年完成投资77亿元,三年累计完成投资252亿元。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9446户(套),完成投资12亿元。铁路运输能力不断释放,新增19对途经梧州南站动车,铁路客运量增长17.3%、货运量增长59%。梧州港吞吐能力达到5600万吨。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美。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获“全国循环经济优秀园区”称号。完成植树造林2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9%,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查。落实河长制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市2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4.7%,空气质量优良率90.4%,西江流域“一干七支”生态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大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全市累计有314个行政村完成“六有”标准规范化建设、411个行政村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建成垃圾处理设施88个。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9座(套)。抓好自治区级生态县、镇、村创建工作,蒙山县荣获自治区级生态县称号,全市18个乡镇和12个村分别获得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出83%以上用于民生,1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完成投资46亿元。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9.0%。城乡新增就业8.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调整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共惠及38万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62万人和324万人。全面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筹措扶贫专项资金9亿元,发放扶贫贷款13亿元、贴息5900多万元,投入4亿元开展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900多万元扶持产业发展。抓好9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全市54个贫困村和蒙山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预计实现6.5万人脱贫。

    全面推动梧州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梧州市如何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变化和新的任务要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李杰云: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今天的梧州比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强烈的发展意愿、更美好的追求,我们必须牢记责任与使命,倾力而为实现梦想,以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开启发展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和工作布局,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梧州市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做强制造业、做大服务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强制造业,加快做大服务业,规划建设西江南岸百里经济带。二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做优现代特色农业,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全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把发展基点放在改革创新上,在改革创新中赢得后发优势。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事项。四是深入实施“东向”战略,以向东开放带动全面开放。坚持以粤港澳为主攻方向,加快融入珠三角,对接北部湾,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加快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强力推进精准招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五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注重发展壮大县级城市,积极培育中心镇、特色镇,加快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市面貌,加大力度打造特色城镇群,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六是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梧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七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体育产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健康梧州。继续集中财力、整合资源,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八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创新社会治理,防范重大风险,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大力支持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