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
教育改革首要目的是公平

教育时评

杨 仑

    教育始终是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今年也不例外。关于减负、教育技术应用等话题纷纷被代表、委员们提及。教育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门词汇,32次被提起,报告中还明确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公平而有质量,公平更在质量之前。何谓公平?教育公平即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现状,可以说无论是减负、多元化评价体系还是教育科技的应用,都必须以教育公平为前提。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我们同样应该看到,高考制度在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古人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可以兴旺一个国家。高考制度恢复40年来,为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提供了人才供给保障,事实证明这种制度行之有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行教育制度完美无瑕。时代在发展,教育同样需要改革,但必须注意的是,教育改革始终要在提升质量的过程中,保障教育公平。有研究显示,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值得庆幸的是,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高等学府,从2012年前后均开展了面向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地区的招生计划,体现了教育公平的要义。

    在和谐幸福的社会中,家长社会地位的高下、财富的多寡,都不应该成为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门槛。人民对教育的根本诉求,是要求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通过行之有效的选拔模式,给更广泛的普通学生一个努力读书就可以改变生活的机会,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

    以减负为例,多年来减负的呼声络绎不绝,但“越减越重”“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也是对学校教育现状的客观描述。事实上,简单地削减公立学校的课堂时间、减少作业量反而是对寒门子弟的不公。

    教育公平也不能是低质量的公平,高质量的教育也应该惠及尽可能多的学生。值得期待的是,教育部原副部长、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利民表示,针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部门出台了“两为主”政策,以流入地为主,同时要以公办中小学吸收他们为主,教育部门正在为教育公平而努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