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1日 星期日
它们在扮靓生态中“唱主角”

黑科技

本报记者 谢开飞

    碧水蓝天绿地人人向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了方向。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正成为扮靓生态的主角。

    “科技胃”降耗有大担当

    3月7日,在江苏禾友化工公司万吨级合成氨装置上,国内首套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及成套技术在此一次开车成功并平稳运行近两个月,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迎来革命性时刻。

    “该技术的核心是福州大学和三聚环保共同开发的新型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大幅度降低了我厂合成氨运行压力和温度,节能减排和增效显著。保守估算,产能将提高30%以上,吨氨综合能耗降低15%以上。”江苏和友集团董事长卜启芳说。

    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化工原料之一,2017年我国年氨产量高达55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然而我国合成氨采用现有的催化剂技术路线,综合平均能耗高达约1.5吨标准煤/吨氨,远高于国外以天然气为原料的0.96吨标准煤/吨氨,节能降耗增效压力巨大。为此,“中国制造2025”把发展高效低压合成氨大型化技术列为突破制约化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莉龙研究员带领团队开发出“梯级耐硫变换制氢”和“铁串钌”氨合成技术,集成出世界首创以煤为原料的低压“梯级变换制氢—铁串钌氨合成”合成氨成套技术。该成套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将结束我国合成氨高能耗局面,对我国合成氨工业节能、减排和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初步估算,按改造我国一半的合成氨产能测算,每年可节约550万吨标准煤,减少CO2、NOx、SO2等排放上千万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石油咨询中心教授级高工门存贵说。

    “光配方”果蔬可直接食用

    不需要阳光、土壤,各色蔬菜瓜果在LED光照和营养液的培育下便能茁壮成长。这是记者近日在一家“植物工厂”里见到的神奇一幕。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样生产出来的果蔬可直接食用,没有农残、重金属污染等人们担心的问题。

    两年前,福建三安集团携手中科院植物所,从光电产业跨界到“光生物”产业,开始了“植物工厂”的产业化之路。如今,1万平方米的工厂里已可日供数吨蔬菜,其产量已是亚洲之最,大约相当于同样种植面积的17倍。

    “植物工厂”是一个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光照、营养条件等)全智慧控制的植物高效生产系统。目前,这家企业已研发出“植物工厂”栽培模组设备,用于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光和营养液的配方比例。即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配置不同光线,替代阳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营养液则替代了土壤,甚至还可根据人体的需要,“喂”以合适的配方,使生产出来的蔬菜变身“功能蔬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