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1日 星期日
助推高新产业跑出“加速度”
——江苏无锡惠山建设产业研究院聚力创新

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郭晓红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科技与经济的有效对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高新技术产业跑出“加速度”。

    科技日报记者从无锡市惠山区科技局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全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5家、备案入库企业4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26个,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69家;截至去年11月底,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5.86亿元,同比增长13.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4%。

    除此,惠山智能制造物联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

    聚力创新,加快产业研究院建设,是无锡市惠山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新举措。

    从高校院所引进优质创新资源

    惠山区在推进产业研究院建设上,出台了《惠山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惠山区产业技术研究院科研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纵向科研、合同科研、衍生孵化企业、资源集聚、技术转移等多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完善对研究院考核奖励机制和探索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激发研究院管理团队和项目科研团队积极性。

    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目前,已建成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中科院电工所无锡分所、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东北大学无锡研究院、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分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无锡中心等。

    研究院依托高校院所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惠山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引进优质的创新资源,先后建立一批面向惠山区产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各研究院共设立专业技术研发平台19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个,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52台套,价值6962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以大院强所为目标,构建了叶片智能制造所、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所、机电信息与智能技术研究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研究所等9个技术研发平台和两机专项平台,机器人服务平台和光电应用平台等3个公共服务平台。

    中科院电工所无锡分所建成的强电实验室和弱电实验室为惠山区的电机电气类企业提供工艺改进、参数测量等技术服务;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建成了材料表界面工程、功能膜材料、特种胶接与密封材料、电池用新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等5个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面向企业的公共检测中心。

    将服务企业作为立足点

    研究院围绕惠山相关产业的共性技术开展研发活动,承担了一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在智能制造系统、高效加工工艺、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至今,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人才项目7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38项。

    值得一提的是,惠山区已先后与全国8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这些产业研究院和研发平台,基本覆盖了全区的大多数传统产业,并兼顾了新兴产业的后期发展,在提升当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

    研究院将服务惠山企业作为立足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企业服务。先后走访调研企业约2100次,通过合作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800余次,与惠山企业签订横向科研合作共计229项,合同金额4670万元。

    研究院还分别牵头成立了服务型制造、电气与能源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冶金新材料、精密制造等7个产业联盟,助力惠山企业结盟起航。东北大学刘相华教授为天辰冷拉、钱桥带钢、申宝汽车钢管、华精新材、广润金属等5个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帮助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其中仅广润金属的加热炉改造项目,就帮助企业每年节省成本600余万元。

    形成强大人才聚集效应

    如今,研究院搭建了富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平台,形成了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吸引了更多的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惠山,收获创新创业成果。目前,研究院共集聚了包括丁汉、贝森巴赫·弗莱明教授在内的中外院士12人,托马斯·科菲斯等外籍专家5人,国内教授60多人,引进博硕士300多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

    无锡惠山区科技局相关领导介绍,今年,惠山将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引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持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放大产业研究院的效应,着力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体系,全力推进惠山产业优化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