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
科技创新要创造更多的就业
卢阳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继续提出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的同时,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一指标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这是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也是更好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不仅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财富创造,也是一条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的财富共享渠道。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就业、财富分配可能影响的主要原因。

    从历史上看,每次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特性、职业形态的巨大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白领阶层规模超过蓝领阶层,而近年来以智能机器人、知识工作自动化技术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在催生了很多新的职业、岗位和就业形态的同时,也对低层管理岗位、办公室行政岗位等传统白领工作岗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结构正因此而发生深刻变化。

    研究表明,自动化、智能化的兴起与发展有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两个层面的含义,且大致存在替代和互补两种路径。替代路径强调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替代劳动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而互补路径则强调设备自动化与工人技能成长相结合。二者互有短长,哪种模式占主导受到各国特定历史阶段的技术、产业、人口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不管怎样,它们在就业创造方面确实有着很不一样的含义。正因如此,虽然各国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的路径多有差异,但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将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社会政策创新紧密结合,为国民创造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就业机会。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的双重竞争挤压。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同时,要把就业目标放在经济转型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总体目标下来统筹考虑,着力避免我国陷入人机冲突、劳资关系紧张的泥淖,建立企业、工人、政府和社会多方博弈、协商、共治的劳动关系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创新的公共治理机制和工具建设,以更活跃的创业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通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