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
淮海控股集团: 坚守实业四十年,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 玮 孙春艳 何建昆
董事长安继文(右二)出席中央电视台“全国三农人物颁奖典礼”活动
小型车辆生产基地

淮海宗申产业园

    ■聚 焦

    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安继文说,淮海控股集团40年来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坚守发展定力 谨防“脱实向虚”

    徐州市人大代表淮海集团董事长安继文近日说, 2018年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这些论述和精神,对我们发展经济十分重要,而淮海集团正是遵循这样的发展路径,不断努力,取得了突出成绩。

    至2017年12月底,让淮海人倍感振奋的是淮海控股集团小型车辆40年累计产销1680万辆,这一数据再次打破吉尼斯纪录。

    “淮海控股集团作为小型车辆行业的领军企业,要实现从‘量大’迈向‘质强’,就必须坚守实体经济这块基石。”安继文说。他指出,为适应新经济、新发展、新模式的新要求,按照打造千亿淮海、百年淮海的核心战略,在今后的五年时间,淮海集团小型车辆国内销售和海外销售年产销量要突破500万辆,年销售收入250亿元以上;集团下属的弘安电动汽车至2023年实现年产销量50万辆,销售收入250亿元,并完成与大品牌汽车企业的合资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计划十年达到百万辆级的规模;小型车辆核心配件达到1亿件套,100亿元的规模;同时积极深化践行产融网战略,运用互联网+,开展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锂电池租赁、锂电池梯次利用、金融服务、网络科技平台等业务,争取实现500亿元的经营规模。

    “制造业绝不能空心化,这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一条底线。”安继文说,中央关于发展实体经济“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的重要思想,对坚守实体、精耕制造业的淮海控股集团来说,更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锐利思想武器。要保持发展定力,蹄疾步稳。

    坚持“质量生态并举” 增创淮海制造新优势

    产量多少、规模大小,在实体经济比拼的舞台上,主导着话语权。薄利多销,刺激着昔日传统产业链的中低端竞争。正因如此,造不出质量上乘的小型车辆,竟成为很多兄弟企业的“软肋”。

    从制造到创造,从速度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淮海制造如何实现华彩蝶变?

    安继文认为,首先要摒弃过去“重量轻质”的实体经济发展理念,让“质量并举”的思路深植人心,以此助力江苏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跨越。

    2017年,国内小型车辆市场增长“遇冷”,然而顶着这样的大环境,淮海集团仍逆势增长了30%。“要获得用户的长期认可,关键在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和过硬的质量,绝不能脱实向虚,要始终保持定力,擦亮‘国民’品牌。”安继文直言。

    从追求数量到注重品质,再到真正成为小型车辆龙头企业,决非一日之功。可喜的是,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质量并重”的思路,正在淮海集团落地生根,引导着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同时,淮海控股集团坚持以“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持续提高绿色研发投入比,创新突破环境友好型节能产品、绿色工艺、振动噪声及绿色环保混合动力研发等核心技术,并建立了以淮海控股集团技研中心为核心的遍布天津、重庆、无锡等辐射全国的研发体系,将“绿色环保”作为技术研究的主攻方向,集团多款产品荣获国家“节能三轮车奖”。淮海集团不仅在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而且在保证产品功能和品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循环发展的要求,创新突破核心技术领域,更好地推动淮海集团的绿色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塑造淮海“绿色品牌”。

    安继文介绍:“在国际市场上,噪声控制是我国车辆制造的一大劣势,随着国际车辆噪声限值标准的步步提高,我国车辆制造‘减振降噪’成为当务之急。淮海控股集团在产品研发时,充分考虑产品质量、寿命、功能与环境的关系,着力改进产品环保功能,在小型车辆制造‘减振降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而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小型车辆的工艺和步骤实行严格的环保控制,如对生产车辆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涉及有害物质排放控制和特定成分使用控制等众多细节均做出全球最高环保标准的规定。”

    淮海控股集团聚焦摩托三轮车、电动三轮车、特种车、高端休闲车、客车五大项目领域的减振降噪研究,开展全生命周期设计技术研究,在设计过程中导入“绿色因子”,建立绿色研发设计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基于产品信息模型和装配资源模型,在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上实现专项攻关。

    矢志“创新驱动” 实现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2018年2月28日,淮海集团召开第二届创新动员大会,在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按照老的套路、老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市场新变化,这个时候,考验智慧和灵感,更要专注和执着。”眼下,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安继文带领一万多名“创客”,将创新融入发展基因,确保在精益求精的大考中向“珠峰”登顶!

    “创新,首要是观念。面对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迷茫和困惑,淮海集团从转变企业家和各级管理干部的观念入手,每年拨出1000多万元,用于对各项创新技术进行专项奖励,先后十余次组织各类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或根据发展动态,请来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安继文说,“创新,人才是主体。创新驱动的背后是人才驱动。这些年,淮海集团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全力以赴招才引智,目前,集聚各类人才300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近千人。”

    作为中国小型车辆的发祥地,今天的淮海,正在续写实体经济的发展“传奇”。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号战略”,以“全面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淮海集团万名职工的创造潜能,发挥创新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汇聚起创新创造的澎湃春潮,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奔涌不息……

    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1家爱心福利型企业……淮海集团,拥有近20项细分领域的行业单打冠军,集团董事长安继文说,制造业历经挑战而长盛不衰,“秘籍”在于始终深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

    数字无言,发展有痕。淮海控股集团在董事长安继文的带领下,谱写了一段光彩照人的发展史,成为销售收入和资产规模双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被国家工商总局优选为“中国民企500强”,产销量累计全球销量1680万辆,企业规模和整体实力较10年前增长了50倍、较20年前增长了500倍,连续11年保持同行业领军,是行业名符其实的“品牌、销量、企业行业领军”。同时,淮海控股集团认真践行“兴业创利,造福社会”的企业宗旨,累计上缴税金20多亿元,直接吸纳上万名员工就业,保障了产业链近10万名员工的就业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厚植实体经济优势。以创新优势取代成本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推动小型车辆行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全集团智能化车辆占有率超过90%,工业技改投入近亿元。去年,集团旗下宗申车辆品牌线研发的TL6产品,因有着独具一格的“智能性”,连续两年在行业内销量领先。

    抓创新出成效。从强化高端人才引领,到打造优质平台载体,步步为营。

    人才是“种子”,企业是“园丁”。淮海有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企业出台“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加快淮海“人才强企”建设;组建全行业首家产品技术研发中心等重大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

    聚力创新,凤凰涅槃。前身为军工企业的意升公司,蝶变为小型车辆配件的渠道经销商;曾名不见经传的徐州市宗汇板簧厂,摇身一变成为板簧供应商。

    淮海控股集团创新能力已连续两年位居全行业前列,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70%。安继文表示,创新在淮海已经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正在重塑淮海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淮海集团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