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14日 星期三
西昌有这样一群“卫星人”

    “12日早上9点卫星转场,我们照例去送了,既依依不舍又希望它们能顺利完成使命。”作为五院航天器测试中心党支部书记,时光是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八零后”,蓝色工装掩不住朝气。

    她描述的是西昌发射基地的“传统项目”——送卫星。卫星上天前,要被从厂房运送到发射塔架。虽然没有要求,但大家惯例会去“送行”。“到了那天,每个试验队员都会早早到卫星厂房,看着卫星拉出来装车,由总师、总指挥带队护送。卫星像我们远行的孩子,很多人送了好多次了,有一个同事送了十六次,他说自己每次都很激动。”时光说到泛泪。

    这是她第三次“送卫星”,随着她们护送的两颗卫星顺利升空,这段“高考备考”一样的发射场生活暂告段落。

    八零后的“小确幸”

    时光2011年入职北斗团队,是卫星的“健康体检师”。

    她一开口就出人意料。“别总说我们干得多苦多累。记得北斗二期的时候,两年春节没回家,所有人在测试间24小时值班,但我刚回看了一下大年夜的照片,同事聚在一起,和老总一起吃饺子,每个人都在笑。”时光描述了这个她印象深刻的场景,“这种经历一辈子没有几次,我叫它‘小确幸’。”

    西昌发射场所在的大凉山以山高沟深闻名,赶羊沟、菠萝沟、杨家沟,沟沟偏僻。“整个发射周期一般40多天,后半程相对宽松,我们每天晚上都出去遛弯儿,用手机拍河边的小蘑菇。”不长的采访里,时光说了好几次“开心”,“来了这里感官更灵敏了,会关注很多在北京不会关注的东西。我专门下载一个辨认植物的APP,给单调的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时光说。

    说到工作,这个1984年出生的女孩“一秒变严肃”:“我们做了100多项故障预案,128项测试用例,确认测试数据包络在正常范围之内,保证卫星健康状况良好。”

    发射当天,时光在测试间坚守岗位,“看着太阳翼展开,显示数据,大家一直在报数据正不正常,显示正常以后都忘了鼓掌。还是我带头第一个鼓掌,大家才想起来,然后全部开始鼓掌、欢呼,特别激动。”

    发射场里的“老师傅”

    2000年10月至12月,两颗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先后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但要说起导航卫星研制的起点,则要向前再推6年。

    在五院512所神州传媒公司担纲摄影师的南勇见证了一切的诞生。人称“南大师”的他1997年加入北斗团队,经历了迄今全部29颗导航卫星的发射,“我既是亲历者,也是记录者。”南勇边说边打开电脑:发射第一颗卫星时的出征仪式、孙家栋院士带团队查找问题……里面存的就是北斗卫星的成长相册。

    今年60岁的卫星“保镖”、五院总体部安全生产处技术安全主管李志学要负责卫星在发射场的绝对安全。他平均一年要在西昌待180天,今年发射任务重,他要在这里待9个月。“有一次安全巡视中发现地上有滴油。卫星最忌讳污染,我们一定要找到油是哪来的。两滴油找了两天,最后发现是吊车上滴下来的。问题看着小,但必须时刻小心、非常细心。”但当被追问其他“惊险一刻”时,他笑着摇头,“我们平常把任务做到最好,心里有数,不会临近发射再紧张。”

    航天领域讲究“严慎细实”,传帮带特别重要。年届退休的李志学退而不休,“我已经带出来两个徒弟了。”他明显很高兴。

    南勇今年67岁了,他有两个目标,一是“为祖国航天事业健康工作50年”,一是“见证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的最后一刻”。如今,两个目标都不远了。

    这里都是“有故事的人”

    2015年开始,北斗三号组网卫星研制进入关键时期,团队没日没夜连轴转,这几乎让每个团队成员都成了“有故事的人”。

    为卫星装填燃料的加注工作因材料有剧毒被称作“与魔鬼共舞”,北斗团队最资深的加注师、从事加注工作40余年的白崑顺,双手因燃料浸染而如树皮般干枯,但他说“干了一辈子,不觉得苦,保成功是这辈子最大的意义”。加入北斗团队19年的吴振宇,是此次第五、第六颗卫星的总体主任设计师,“今年发射之频繁是团队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加班只会更多,但我们都习惯了。”吴振宇笑笑。

    他们的确习惯了。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总装检验张志龙去年四进四出发射场,三岁女儿看着终于回家的爸爸,边躲边说“你不是我爸爸,我爸爸在出差,他干航天”。“因为涉密,家里人说会看《新闻联播》来判断我回家的时间。”张志龙说。

    来到发射场,不分工休日,“我们只知道周二和周五,”时光话一出口,大家都被点了笑穴,“因为我们周二吃面条,周五吃包子。”

    今天又是面条日,但时光她们一早就已踏上了回京团聚的路。未来几年,这群中国航天的“卫星人”还会候鸟一样来到西昌“沟里”,把一颗颗卫星送上天。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