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2日 星期五
背诵,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

玉渊杂谭

郭 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课堂上,学生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着古诗词,是否让你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近日,教育部表示要将语文新课标中“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数量从14篇增加到72篇。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网友认为,增加这么多背诵篇目,完全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培养不了古诗词兴趣。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人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可生而有之,学习时做到兴在趣方逸,日常生活时手不释卷,饭后再来个凌云健笔,恐怕大家对背诵就不会那么抵触了。

    但笔者认为,人们对古诗词的兴趣,不可能是空中楼阁,海量背诵是必要的基础,不只要会背,而且要越熟越好。通过大量读背诗文,渐渐做到明诗意、悟诗情,再在古文中读懂自己的内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许兴趣就是这么产生的。

    古诗词与现代文有大区别,不但句式差异大,遣词造句、表现手法也异于白话文。对刚接触古诗词的人来说,映入眼帘的往往是含蓄不明的表意、似是而非的朦胧情感,让人觉得有距离感。想让初窥门径者做到与古诗共情共鸣,怕是有点强人所难。

    有句老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治学,大抵从此而起。大规模背诵记忆古诗词句,确能最大程度夯实古文基础。很多过来人都有类似经历,幼时大量背诵古诗词,不管背多少都只是囫囵吞枣。但因某时某刻的触景生情,以前背过但没什么感觉的诗词会突然浮现在脑海,那一刻的共情共鸣,瞬刻顿悟,令古诗词的兴趣之花悄然在你心中生根发芽。

    当你遇到志趣相投的人,你会想到“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思念家乡时,你突然明白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鞭炮声中过年时,你看到的景象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情此景,表情达意,早有前人诗句在上头,与古人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这,不正是读古诗词的乐趣?

    其实背诵古诗文好处还有很多,举个更实际的例子吧,当你遇到倾慕的女孩,想找一句话表达此刻的感受,你肯定希望自己能在情书里写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不是“你贼好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