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9日 星期一
无问西东 心向大海
——追忆著名力学家何友声院士

留声机

本报记者 杨 雪

    1月17日凌晨,著名力学家、我国船舶原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声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他曾率先倡导研究螺旋桨激振力,使中国设计的船舶减振性能一跃与国外比肩。他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或许可以说,何友声用一生时间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少时梦想为渔民造船

    何友声祖籍浙江宁波,4岁随母亲迁居上海,之后常往返于两地之间。路途颠簸,好在一路能与海景为伴,年幼的何友声自然而然对海洋产生了感情。

    当他看到舟山附近渔民的清苦生活,不由得心生怜悯。“能不能把船造得大一点、稳一点,让渔民的生活好一点呢?”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此在何友声心里萌芽。

    1949年,何友声参加了多所大学的招生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北京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同济大学录取。由于情系海洋,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当时唯一有造船专业的同济大学,将流体力学作为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他希望,有朝一日能亲手设计一艘大船。

    “地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力学知识的海洋更是无穷无尽,人的一生或许只能探索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何友声说。

    力排众议尝试新方案

    1976年,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浙江沿海客货轮四艘姐妹船,在航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剧烈尾振。当时江南造船厂和浙江海运局组织全国有关专家赴航行现场进行会诊,在振因分析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分歧。根据实测的振动数据,何友声力排众议,认为这是受螺旋桨空泡激振力所致。结合当时国外激振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他阐明了空化激振力的形成和危害,令与会者折服。遂以此为据,给船加了减振装置,果然效果明显。

    之后,何友声大力倡导对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国内很快建立起5个研究据点,及时追赶该领域的国际潮流,使中国设计的船舶尾部减振水平足以与国外媲美。1987年,他与人合著出版了《螺旋桨激振力》,成为国内外第一本这方面的专著,供高层次研究和设计人员使用,获得高度评价。

    何友声是为船舶事业奉献终身的科学家,他开辟了水翼理论这一研究领域,以此为基础开发的水翼性能理论计算方法被沿用至今;他在空泡流、空泡脉动特性、物体出入水过程的复杂流动机理和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支持了国防建设……

    何友声还是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从教半个多世纪,为我国船舶、航天、水利与水运行业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和技术专家……

    信守“正身律物、轻利重德、学贵致用、以勤补拙”,何友声穷毕生之力,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开辟了广阔天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