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
安徽全面打造原创成果策源地

    科技日报合肥1月25日电 (记者吴长锋)“安徽的原始创新已不仅仅是一些点的突破,而是部分领域整体水平跃居全国前列,进入三跑并存、并跑领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阶段。”在此间召开的安徽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表示,安徽正积极争创并全面启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把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全力推进。

    宛晓春介绍,过去5年,安徽重大科技成果出现井喷之势,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进入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阶段。安徽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墨子”“悟空”和“天宫”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全面开通、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世界首次实现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运行、“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合肥稳态强磁场装置实现40万高斯稳态强磁场……据汤森路透公布的数据,安徽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工程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学与生态学等11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1%。

    安徽布局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已经启动建设;先进光源、大气光学、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预研工作正在开展。目前,该省已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170家,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入列首批国家研究中心,科大讯飞入列国家人工智能四大平台、获批建设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创成果使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安徽围绕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机器人、高性能专用集成电路、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布局实施19个省科技重大专项。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等产业创新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