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有了科技“自助餐” 农民也能晋升科特派
李艳杰正在给农民讲解病虫害防治知识 蔡革摄
农民技术班学员在组培室学习育苗技术

典型派

本报记者 杨 仑

    静静的大学校园里书声琅琅,读书的却不是年华正好的莘莘学子,而是“土里刨食”的新型农民。

    从畜牧、海洋水产养殖、林下经济、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到产业链整合、优化生产结构……辽宁10所农业院校为农民提供了丰盛的科技“自助餐”,让农民从泥土的磕绊中拔出脚来,成为永远奋斗在农村生产一线的科技特派员。

    培训班:从没人来到抢着来

    “以前是求着农民来,现在是农民抢着来。”2017年农民技术员培训班的结业式上,看着欢声笑语的学员们,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培训班的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祝贺感慨良多。

    “最早,一听说要去上课农民都直摇头,嫌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打个工、在家猫个冬。”李祝贺说,“但学了之后就不同了,积极性特别高,因为他们觉得真正学到了东西,学得有用。”

    以最近这期培训班为例,计划招生70人,开班的时候来了150多人。“有老学员学第二回的,有推荐村里邻居、亲戚朋友来的,大家都愿意来学技术、学知识。”李祝贺说。

    林职院为学生们开设了林下经济专业和园林花木两个专业,邀请了校内外的专家、教授为学生们上课,开设了植物识别、花卉生产与经营、园林苗圃技术、林木种实生产、植物工厂化育苗、病虫害防治等等课程,供农民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专业选好了,上课的效果怎么样呢?

    “一个字儿,棒!”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副院长李艳杰竖起大拇指说,“农民上课特别有尽头,眼神里那种对知识的渴望,甚至比咱们一些学生都要强。”

    李艳杰负责的是病虫害防治课,也非常受学生欢迎。“就说榛实象吧,这虫子可把我害苦了,也打药,人家整啥我也不差,可就是虫果一老堆。”辽阳市学员朱永仁说:“通过李老师手把手教,找原因,这才发现是我打药的时间晚了,虫子已经进果里了,这下才闹清楚为啥!”

    农民:独创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像朱永仁这样的案例,在农民技术员培训班中不胜枚举。而来自抚顺市新宾县的庞龙,更是通过农民技术员培训班成了一名当地闻名的农业技术专家。

    庞龙是林职院2013年的学员,又先后到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大等高校院所学习,“光林职院的培训班我就学了2回。”庞龙说,“我非常感谢教我的专家老师,他们不厌其烦,只要我们有问题,专家们就免费给我们辅导。”

    论起出身,庞龙是地道的农村孩子。长大后,进入国营农场的他本以为有了铁饭碗,却没想到因为林业保护等种种原因下了岗,回到了家乡新宾满族自治县。“回家得想办法养活一家人啊,也种过绿化苗、松果、干花干草之类,走了很多弯路。”庞龙说,最后,他选择了种植林下食用菌。

    种植需要技术。“正好当时从县里知道了林职院开设食用菌课程的消息,我就赶紧报了名。”庞龙说,“吃在食堂吃,很便宜,书本住宿啥的都不用出钱。”通过学习,庞龙不但掌握了技术,还动脑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和开发。

    有了专家们的智力支撑,庞龙的食用菌事业开始迅速发展。“第一年出菇的时候,感染率比之前下降了40%,经济收入涨了一大块。”庞龙说。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庞龙一发不可收拾,几年下来,他与高校老师共同研究的榆黄蘑林下地铺式生料栽培技术填补了国内榆黄蘑林下生料栽培技术的空白,而另一项技术“食用菌林下仿野生栽培”已经成为了辽宁省地方技术标准,论文还获得了省级奖励。

    尽管收获了许多成果,庞龙依然没有停下技术创新的脚步。“我们现在研究如何让蘑菇实现一年种二年收,一旦成功,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庞龙说。

    新型农民:永远在一线的技术团队

    十年来,农民技术员培训班已经在辽宁全省遍地开花。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0个高校院所开设举办了19个涉农专业,包括了旱田(玉米、大豆、花生)、水田(水稻)、蔬菜、花卉、药用植物、食用菌、果树、小浆果、家禽、养猪、牛羊、榛子、养蚕、养蜂、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园林花木、林木种苗、农资经营等,平均培训时长超过2个月,培训时间超过500学时。

    近年来,辽宁结合科技特派团和科技特派组进行的“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农业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开展了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由辽宁省科技厅出学费和宿费,在农村选拔出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农民,接受非学历的专业技术培训。这些农民进入高等学府接受系统性培训后,晋级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扩大了科技特派员队伍。

    此外,在农民技术员培训班的基础上,辽宁成立了农民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研修班更深入,主要讲企业发展战略、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等内容,”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高峰老师说,“完全按照MBA的模式,让农民企业家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有更深入的了解。”

    “新型农民、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也是现代农业的实践者和农村基层创业的主力军。因此,科技特派工作对人员的培养,对农村、农业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新农业》杂志总编辑赛树奇说。

    截至目前,辽宁全省已累计培养各专业农民技术员2万多人,平均辽宁的每个村都有了一名受过大学专业系统培训的农民技术员,他们架起了高校、科研院所与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成为永远在一线、不会离开的科技特派员。

京ICP备06005116